四 “土耳其之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2、评价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探究的方法,比较和分析凯末尔与孙中山、甘地领导本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道路的异同及其贡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土耳其近代化的历史史实,认识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学重点 凯末尔改革措施及评价教学难点凯末尔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教学过程一、创建组织 1、进步青年凯末尔 (1)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 年生于萨罗尼加(今希腊境内)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幼年丧父,14 岁考入陆军预备学校,因数学成绩出众,和他同名的数学老师为他更名为“凯未尔”(意为“完美”)。21 岁后,凯末尔先后进入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学院和参谋部学院深造。在军校,凯末尔的成绩一直名列前矛,毕业时获上尉军衔。 (2) 凯末尔的青少年时代,奥斯曼帝国正处于政治体制行将崩溃的前夜,并开始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各种新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他的家乡萨罗尼加是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是革命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凯末尔从小就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变革图强的思想,在校期间就曾因编辑宣传进步思想的小报而被当局查获。 (3)从军校毕业后不久,凯末尔被派往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服役。在那里,他重新投入反政府活动中,参与组建“祖国与自由协会”在 1908—1909 年的士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中,凯末尔行动军的参谋长。青年土耳党人通过这次革命控制了政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由于凯末尔极力主张军政分离而与青年土耳其党领导层发生分歧,他曾一度完全献身于军事活动和军事研究,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军官,这些人后来成为他缔造共和国的支持者。 2、战火中的成长和觉醒 (1)1914 年,土耳其追随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凯末尔被派往前线,任第十九师师长。他困率部击退英军进攻,成功保卫了达达尼尔海峡,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不久晋升为将军。在战斗中,凯末尔的胸口被弹片击中,只是因为怀表的阻挡才免受重伤。随后在对俄国作战的前线,凯末尔是唯一一位获得胜利的土耳将军。 (2)但是,战争使古老而又脆弱的土耳其损失惨重,战败的土耳其面临协约国集团的瓜分。十多万协约国大军进驻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地区,成功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