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

高中历史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_第3页
3/3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论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情感教育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 侯业旬 邮编:272100 电话 13853716297中国近代史是一场悲剧,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失落,是琵琶遮面,欲说还休的无奈。中国现在的教学不知不觉也陷入了悲剧、无奈失落之中了。历史充满了情感与愉悦,赞同与反对,辉煌与失败。然而历史教学则失去了情感,出现了危机。历史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作用。李大钊曾说过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可以从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两部分去说,历史知识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需要,要使学生情感的波动随着教学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就要给学生喜怒哀乐的不同刺激。情挚而不失于偏,气昌而不失于激。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目标落在实处呢?近代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一、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情感意识,为历史而喜,为历史而悲。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宗旨,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应是情感的传递者而应做情感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应以自己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热诚来感染学生。促使其勤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意识的历史教师,是难以神入历史和置身历史氛围之中的。以旁观者的角色来讲授历史,必然游离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是教学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实施情感教育。一个教师只有用心、用情,用理去讲授历史,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使学生为之动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移情的作用。中国近代史更能激发学生的悲情观,情感教育的发挥更能淋漓尽致。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面对南京 30 万同胞的血流成河历史教师怎能用一两句课本语言来概括呢?用我们为历史悲而悲的,为历史怒而怒的情怀去感染我们的学生。学生因老师的情感促进而自己获得了情感,获得了认识。 二、 要努力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学气氛师生之间应有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以创造良好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积极的情感是由积极的探索活动产生。所以要努力将学生吸引到积极的探索中来,并是其从中体会到独立发现和探索的愉悦历史课用心 爱心 专心堂少不了一个“情”,如果没有了情,你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冲动,它是构成教师课堂教学,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悲从何出,怒从何言,情从何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