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备课笔记•两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备课笔记•两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备课笔记•两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备课笔记•两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4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备课笔记·两课时】这两份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时期的报刊之最:1833 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世界上,从19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处于起步阶段。 ①《中国丛报》是 19 世纪 30 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情况,《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 世纪 60 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知识结构: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报刊业走向繁荣 本课介绍了哪几种大众媒体形式?(报刊、电影、互联网);教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起步阶段】 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①等。自 19 世纪 70 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汇报》),作用: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发展阶段】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梁启超在 1896 年创办的《时务报》),作用:且多反映社会思潮。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作用: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 作用: 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作用:( 1915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大力宣 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作用: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纵横 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早期的报刊实际上“报”“刊”不伞的 ,后来二者才逐渐分离。刊期短的成为报纸,以日报为主,主要刊载新 闻报道和评论;刊期长的变成杂志,以月刊、周刊为主,主要刊载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 的1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备课笔记•两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