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素 材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西周灭亡后,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 东迁洛邑 ,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小宗取代大宗 的现象也频繁发生。教材小字部分关于东周王室窘迫情形的描绘,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力量对比的变化,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关系的变化,加深对“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历史结论的理解。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反映出宗法分封制度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政治体制走向崩溃,社会大变革时期已经到来。2.春秋大国争霸 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不被重视,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的控制权,经常以“尊王”为旗号邀集诸侯发动对有“僭(jian)越”行为的诸侯的战争。在此过程中,发动战争的强大诸侯事实上起到了号令诸侯的作用,他们往往通过会盟的形式迫使其他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这些强大诸侯名义上是“尊王”,实际上是从周王手中夺取对诸侯的控制权。3.战国社会剧变公元前 475 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王”本来是周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各大国的国君改称“王”,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政治地位,他们已经公开表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2)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 的政变。卿大夫夺位,彻底打破了周朝分封的统治秩序。(3)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为了打败对手,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国力。而要想增强经济和军事力量就必须改革内政。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出发点是实现富国强兵,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是秦国能够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2)秦的统一:经过 100 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