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课“冷战”的形成清单一 “冷战”的理论依据遏制理论的提出1.背景(1)二战后美苏矛盾加剧。(2)美国国内相当一部分人主张与苏联继续保持战时的合作,反苏没有太大市场。(3)战后和平的大环境使美国不能采用战争的方法。2.提出(1)时间:1946 年。(2)人物:乔治·凯南。(3)内容:美苏是敌手而不是合作伙伴,主张美国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锁、颠覆、局部武装干涉等来遏制苏联。(4)影响:为美国准备对苏联实行的强硬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时间:1946 年 3 月。(2)内容: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3)作用:打响西方“冷战”的第一枪。(4)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原因:①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制订称霸世界的战略,并视苏联和东欧为其最大障碍。② 二战后英国衰落,希望美苏“冷战”,利于英国重建欧洲均势。③ 丘吉尔一贯坚持反苏反共的立场。战后美国采取冷战的方式遏制共产主义,而不采取战争手段,体现了战后世界人民的和平思潮和反战思想,更重要的是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 清单二 “冷战”全面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杜鲁门主义(1)背景① 对苏“冷战”已成定局。②“希土危机”给美国提供了机会。③ 英国的态度表明它将世界的领导权让给了美国。(2)提出① 时间:1947 年。② 内容:把希腊和土耳其从共产主义的威胁中挽救出来,美国要帮助各国人民。(3)评价: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发生转变,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4)实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并控制了这两个国家。2.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1)目的:针对杜鲁门主义。(2)任务: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方面的联系,必要时协调行动。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 30 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清单三 “冷战”的全面展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1.马歇尔计划(1)背景:① 美国的遏制政策需要得到西欧国家的支持,而西欧却因二战而经济凋敝,自顾不暇。② 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它亟待扩大世界市场,而其最重要的市场西欧却极度贫困,无力购买美国产品。(2)提出:1947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3)内容:强调欧洲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需要美国的援助。(4)实施:①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