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1页
1/2
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2页
2/2
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红薯软腐病在主要症状是红薯表面出现霉状物,然后红薯开始发软腐烂,这一状况进展迅速,基本两三天内整个红薯就会腐烂,使其失去价值,那么该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介绍。 发生条件: 软腐病病原是葡枝根霉,属结合菌亚门真菌。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内越冬。薯块处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在 75%-85%环境下最适宜该菌繁殖。薯块有伤口时或甘薯受冻后最容易感染而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适时收获,避开机械损害。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开产生伤口。 二是要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红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 15 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 三是要加强管理,降湿、保温柔通风。 ①贮藏前期,即入窖后 30 天内,由于薯块生命活力旺盛,呼吸强度大,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从而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因此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降温柔散湿,温度控制在 15℃以下,湿度控制在 90%-95%。具体措施就是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假如白天温度高,可以实行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 15℃以下时可不再通风。 ②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外界气温很低,同时薯块呼吸作用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弱,放出的热量减少,因此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 10℃,最好控制在12℃-14℃之间。具体措施: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 ③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3 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常常检查窖温,保持在 10℃-14℃之间,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以上就是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大家记住了吗?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红薯收获储存时,在收获时防止将红薯弄伤是预防该病害的有效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薯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