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主体工程质量的预防论述建筑主体工程质量的预防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地深化进展,各个行业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尤其是建筑业的进展。为了改进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进行有效的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对于企业的进展,也对整个建筑行业的进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由于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保证整个建筑主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分述建筑工程常中常发生一些质量问题,并且对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对此进行防治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整个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建筑主体质量 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由于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项目质量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在主体工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为了防患于未然,根据国家施工法律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我们结合多年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经验和实践,对部分工程提出一些防治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 1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 1.1 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 (1)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当以桩长控制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持力层控制时,孔桩应对持力层岩土性质进行鉴别验收,在清孔,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封底和浇筑混凝土。 (2)桩基施工后,应有一定的休止期,挤土时砂土、粘性土、饱和软土分别不少于 14d、21d、28d,保证桩身强度和周边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被扰动士体强度的恢复。 (3)桩基工程验收前,按法律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桩身质量、承载力检验.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在扩大检测和分析原因后,由设计单位核算出具体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1.2 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1)桩基施工时应严格检测,垂直偏差应小于 0.5%;采纳沉管复打时,应保证两次沉管的垂直度的一致;施工中遇到大块石等障碍物导致桩身倾斜时,应及时予以清除或处理. (2)灌注桩混凝土浇筑 浇筑顶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和地下水位 0.5~1.0m 以上,确有困难时,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少于 2m,混凝士浇筑测量桩顶标高,当混凝土充盈系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实行措施进行处理。 在有承压水的地区,应采纳塌落度小、初凝时问短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应考虑承压水头的不利影响. 钢筋笼应焊接牢固,并采纳保护块、木棍、吊筋固定,以控制钢筋笼的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