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桥梁建设中的施工要点论述桥梁建设中的施工要点 【摘 要】下文结合桥梁建设施工中的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阐述了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及施工管理。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施工 工艺 管理 1 桥梁工程基本工艺流程 1.1 进行地基处理 要先进行承载力试验,假如其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则要进行地基处理,比如在路面上直接铺设木板,搭设满堂支架; 假如支架处于松软砂性土范围,则要在桥梁投影线以外至少 1 m 范围以内,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1.2 搭设支架,安装模板 通常搭设支架时要与实际的施工荷载相结合,将支架竖杆与横杆间距确定下来,针对承载力较差的地基部位要先进行处理。搭设支架要将梁体的自重、地基的下沉、支架自变形等因素充分考虑进来。完成支架后即可安装模板,模板通常采纳防水竹胶板,安装顺序为底模→侧模→顶模,预留拱度,保证平整度与垂直度。 1.3 绑扎钢筋及安装波纹管 施工过程中要遵循波纹管依靠钢筋、钢筋避让波纹管的原则。通常绑扎梁体的钢筋顺序为先底板与腹板,然后再顶板与翼板,利用轨道筋固定预应力孔道,然后用水泥砂浆垫块垫高骨架,注意为确保钢筋骨架的稳定性,要错开布置垫块; 安装波纹管时要保证其不得存在质量问题,比如破损或油污; 焊接时用湿纸板做好隔挡,防止电焊火花损害波纹管。 1.4 浇筑混凝土 桥梁工程通常选择商品混凝土,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强度。采纳分层多次浇筑的方法,浇筑顺序如下: 先底板与腹板,完成上部钢筋绑扎后,再浇筑顶板与翼板。完成浇筑后即可进行振捣,采纳插入式振捣器与插钎振捣的方案,施工时快插慢拔,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且无气泡为止; 分层浇筑时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连续性,振动棒至少插入下层混凝土 5 cm ~10 cm 以内。 1.5 预应力的张拉 进行该步骤时要求梁体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要大于设计强度的 90%,且混凝土的龄期至少大于 7 d。张拉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利用压缩空气清理孔道,锚具、钢束端部也要清洗洁净。具体张拉时要严格根据设计编号进行,首先稍稍张拉钢绞线,然后对孔道轴线、锚具以及千斤顶进行校对,保证三者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为了测量实际的伸长量,要在钢绞线初始应力达到设计值的 10%时做好标记,且保证孔道内钢绞线不得存在滑动现象。实际施工时可以采纳双控张拉的方案,与实际伸长进行校核,误差范围控制在 6%以内。 1.6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要与梁体的水泥浆标号相同,制备水泥浆时掺料顺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