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请适度保持低调正值 2 月招聘会高峰,从八万人体育场到上海商城,每场招聘会都人山人海,每个展台上的求职简历都堆积如山,求职者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此时,很多求职者刻意在面试官面前拿出一副 舍我其谁 的架势,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然而从企业的回应来看, 太能干 也许会 吓坏 面试官,从而导致面试失败。所以说,求职者不妨适度保持低调。这里,记者记录下了两个面试场景。 场景一:野心过大导致出局 在国际新闻中心进行的招聘会上,国际贸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 A 正在应聘某外贸公司 经理助理 一职。她英语口语流利,大学期间参加过多项社会活动,表现出一股生机勃勃、自信满满的劲头。经过数个回合的问答,小 A 干练的气质让面试官颇为满意。接着面试官问小 A2 年内的职业规划和薪酬期望。她思索片刻后表示,自己虽是职场新人,然而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希望通过努力,2年内进入管理层;至于薪酬,则希望能尽快达到年薪 10 万元。 这句话,让面试官放弃了小 A。 求职一点通: 随着 职业规划进展 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面试官喜爱询问求职者的规划,以此了解公司提供的进展平台是否能满足求职者的职业目标,以及该求职者是否能安心地在某个岗位上长期工作。大多数公司都希望找到能干且稳定的职员,类似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的论调在大部分公司都不受欢迎。而这样的公司一般较难给予员工快速的进展通道和多个岗位的锻炼机会。因此面试官在听到 年薪 10 万,迅速进入管理层 的职业规划时,反而会被吓退。因为一个助理的职位不可能达到年薪 10 万元的标准,当理想和现实落差较大时,员工一定不会安心做事,最终会选择跳槽。 若是一家刚刚起步、正处于上升期的公司,也许会需要一些有理想、有野心和拼搏精神的职员。但是,即使要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和实力,也不妨多谈谈工作思路和业绩创新,少谈职位和薪酬目标,即便谈及,也不要过分超出公司所能提供的进展空间和进展速度。 场景二:口气太大令人逆反 一家苏州建材行业知名公司来上海招聘区域经理、工程部经理、销售经理等多个中高级职位。其中工程部经理要求 35 岁以下,有 5 年以上行业管理经验。一名中年男子坐下应聘。 你能谈谈你的工作经历吗? 面试官提问。 我在这个行业是很强的。 求职者自信地答道。 哦?怎么说? 原本正在看个人简历的面试官抬起头来,审视了一下眼前的求职者,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求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