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9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性格活泼、开朗,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但在制造能力以及对音高的把握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a) 以审美为中心,用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b) 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素养教育的需要,让音乐置身于文化背景之中。 c) 加强实践与制造,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鼓舞学生积极参加探究与制造,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制造思维能力。 d) 加强综合渗透,加强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的相互融合;加强音乐艺术与姐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e) 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制造,促进思维,进展智力。 三、教材的分析(知识点的梳理) a)培育学生对音的感知能力,能分辨音的高低、长短。 b)能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c)能用线条、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d)认识了解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木鱼等)的基本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 能选择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e)感受、体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f)在演唱中,能用自然的声音,根据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立演唱。 四、教学的重难点 1、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认识、掌握音的高低上有一定难度,巩固他们内心对音高的感受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2、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五、教改主攻方向 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倾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制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为学生终身学习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仔细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纳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进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实行一定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