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_第1页
1/5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_第2页
2/5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_第3页
3/5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宠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进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讨论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进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供养殖者参考。1 黄鳝常见病的防治1.1 痉挛症该病是目前对黄鳝人工养殖威胁最大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头部极度痉挛,身体成卷曲状,易受惊,且受惊后窜跳严重,常有不自觉的撕咬。身体表面及内脏器官无炎症。该病主要出现于鳝苗入箱一周后,常有批量发病,10――12 天后开始死亡,直至发病鳝死尽为止,一个月后死亡结束。此病在养殖过程中也常有出现。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但如严格根据苗种采集技术采集苗种、运输苗种,严格实施日常管理措施,可杜绝此病的发生。1.2 梅花斑状病1.2.1 病因和病症 此病病因不明。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 7 月中旬,病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1.2.2 防治方法 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哈蟆)。已发病者,可用 1――2 只蟾蜍(池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 天后即可痊愈。1.3 发热病1.3.1 病因和病症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 90%。1.3.2 防治方法 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 23――30℃情况下,每隔 6――8 小时彻底换水 1 次,或每隔 24 小时,在水平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 25 升水放 30 万单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 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2.1 锥体虫病2.1.1 病原和病症 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而成。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鱼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 6――8 月份。2.1.2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蚂蟥(水蛭)。②用 20――30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