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项目管理知识要点整理一、PPP 项目建设手续审批与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相比,PPP 项目除了履行立项等基建审批手续外,还需要进行 PPP 模式审批等程序。针对新建 PPP 项目,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讨论报告等审批文件是审查项目合法性的重要文件,也是投资项目获得新开工(行政)许可的前期条件。新建 PPP 项目建设审批文件:1.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讨论报告3.水土保持方案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5.土地使用预审6.规划选址意见书7.规划及用地许可8.……二、PPP 模式审批除了与建设工程相关的立项等行政审批手续外,财政部门还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验证(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通过验证的项目,才允许项目实施机构报政府审核。PPP 项目的定价和收费机制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是一家企业,也可以是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实践中,联合体一般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材料供应商等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的重要基础,关系到 PPP 项目的风险分配和收益回报,是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共同的关注核心。三、PPP 项目操作流程1.项目识别阶段1.1 对于列入 PPP 项目年度开发计划的项目,项目发起方应根据财政部门或者 PPP 中心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项目产出说明》、《项目初步实施方案》。1.2 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2.项目准备阶段2.1 政府建立专门协调机构——PPP 项目领导小组。已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 PPP 项目,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建专门的 PPP 项目领导小组作为 PPP 项目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主要负责项目评审、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等工作。组建成立后,应当以《通知》、《决定》等文件方式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并且要向社会公众公式。2.2 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政府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可作为 PPP 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准备、采购、监管和移交等工作,具体为负责 PPP 项目咨询机构选定、项目前期评估论证工作组织、项目实施计划制订、实施方案编制与报批、物有所值评价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协助、PPP 项目社会资本选定、代表政府进行 PPP 项目合同签署、项目组织实施与监管以及合作期满项目移交等工作。实施方案审核流程:市场测试(并不是必经流程)→专家评审→审核项目实施方案经审核批准的,应当作为项目后续的采购、执行和移交等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由项目实施机构、中选社会资本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遵照执行。3.项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