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 网络教育考卷VIP免费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 网络教育考卷_第1页
1/3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 网络教育考卷_第2页
2/3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 网络教育考卷_第3页
3/3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1卷)(20年至20学年度第学期)考试时间年月日(120分钟)课程宽带通信网教师签名_____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主要是指_______②________。①资源子网的拓扑构型②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③通信线路的拓扑构型④主机的拓扑构型2、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树型、环型和_______③________。①层次型②网格型③总线型④网状3、传输速率为10Gbps的局域网每1秒钟可以发送的比特数为________③_______。①1×106②1×108③1×1010④1×10124、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_______①________。①比特流②帧序列③分组序列④包序列5、以下_______③________功能不是数据链路层需要实现的。①差错控制②流量控制③路由选择④组帧和拆帧6、传输层向用户提供_______②________。①点到点服务②端到端服务③网络到网络服务④子网到子网服务7、CSMA/CD处理冲突的方法为_______①________。①随机延迟后重发②固定延迟后重发③等待用户命令后重发④多帧合并后重发8、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组建过程中,一般首先应该做什么________①_______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②设备选型③应用程序结构设计④网络协议选型9、在因特网中,路由器必须实现的网络协议为________①_______①IP②IP和HTTP③IP和FTP④HTTP和FTP10、IP数据报在穿越因特网过程中有可能被分片。在IP数据报分片以后,通常由以下哪种设备进行重组________②_______①源主机②目的主机③转发路由器④转发交换机11、下面哪个不是ATM技术的主要特征_______②________①信元传输②面向无连接③统计多路复用④服务质量保证12、速率为10Gbps的Ethernet发送1bit数据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③________①1×10-6秒②1×10-9秒③1×10-10秒④1×10-12秒13、网络协议精确地规定了交换数据的________②_______①格式和结果②格式和时序③结果和时序④格式、结果和时序14、在因特网中,路由器通常利用以下哪个字段进行路由选择_______②________①源IP地址②目的IP地址③源MAC地址④目的MAC地址15、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_______③________①服务器②网桥③路由器④交换机16、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在技术上有重要区别。点-点式网络需要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_______①________①路由选择②交换③层次结构④地址分配17、实现网络层互联的设备是________③_______①repeater②bridge③router④gateway18、路由器转发分组是根据报文分组的_______③________①端口号②MAC地址③IP地址④域名19、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________①_______拓扑。①网状②环型③星型④总线型20、在_______③________差错控制方式中,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数据帧。①连续工作②停止等待③选择重发④拉回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分)(×)21、一个好的路由算法应当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的情况下,在保证相同的时延条件下,可以增加网络的通过量;在高的业务负荷情况下,可以减少每一个分组的平均时延。(√)22、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寻找输入业务对网络资源的要求小于网络可用资源成立的条件。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3、简述CSMA/CD的发送流程,为什么说CSMA/CD是一种半双工工作方式?答:CSMA/CD的发送流程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CSMA/CD方式中,每个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路传输,如果有两路传输就会产生冲突,但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方可以是两个方向,因此,CSMA/CD媒体接入控制方式的以太网是一种半双工传输方式。24、什么是流量控制?答:流量控制是对网络上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流量施加限制。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链路上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以适应接收端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免过载。流量控制包括路径两端的端到端流量控制与链路两端的点到点流量控制。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高速节点与低速节点并存,这就需要通过流量控制来减少或避免分组的丢失及存储器的溢出,从而避免拥塞。25、试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区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 网络教育考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