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思考摘要:当下,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之后,我国国内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土木领域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建筑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必不可少的出现了一些工程问题,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可以高速、正常的运行,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准则,这些准则对于成本核算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本论文主要是介绍我对于建造合同方面成本核算的思考,首先是简要介绍了我国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现状,然后对这一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措施。关键词:建造合同;成本核算;措施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221-01一、我国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现状我国施工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企业在建造合同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着如下现状。1.对于建造成本的核算对象难以准确归纳《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造合同》(CAS15)是国家2006年出版的对建筑企业建造合同的相关文件。在准则中对于成本核算对象做了相应的说明,认为可以将不同的核算对象按照一定的整合标准进行整合。由于建造成本的施工对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论是在实际能力上还是在外部设施方面都有所不同,合同的合并或者是分立理所当然的会对成本核算的结果产生极大地影响。因此假若不对建造合同的对象进行标准化的归纳,就很难实现成本的准确核算,就必然会对成本核算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2.成本核算不能及时适应施工进度的变化建筑施工本身就有着变化性的大的特点,施工进度可能会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发生变化。由于建筑施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会直接决定着建造合同的有效制定。故而,建筑合同必须要以动态的施工进程为依据,要能够合理而准确的完成对成本的核算预计,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细节的变化会导致成本核算发生相应的变动,降低了建造和同对于成本预计的准确性。成本核算没有很好的适应施工过程的变化,更谈不上对于心的施工实际的合理化调整会对合同的准确度大打折扣。3.对实际成本缺乏有效的管理建造合同成本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预计的成本规划和收集成本的执行操作。想要制定出正真的完美的建造合同就必须要能够恰当处理好预计的成本估计和实际的成本操作的关系。然而实际上,我国,基本上所有的建筑企业对实际成本的管控力度都在处在一个非常的的水平,这样的管控能力往往会导致预计合同成本脱离了实际的合同成本,使得实际完工进度和预计完工进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建筑全行业,成本核算都是建造合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合同的效益型、准确性;因此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改善合同成本核算中的不科学的地方,为企业带来最大意义上的利益。二、对于改善我国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现状的几点建议1.进行详细调查,准确归纳成本核算对象由于建造成本的施工对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论是在实际能力上还是在外部设施方面都有所不同,合同的合并或者是分立理所当然的会对成本核算的结果产生极大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建造合的有效执行,故而对于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纳就必不可少。要实现对成本的准确归纳,首先就要对核算对象进行细致、详尽的调查,对其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其次就是要归纳调查的来的资料:采用关联性的归纳方法,把具有关联性的核算对象归纳在一起,作为统一的对象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将独立性的核算对象进行单独的归纳整理,以一个独立的操作执行对象进行管理。2.要及时调整核算结果,实施关注建造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只有符合现实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才是可取的,才能真正为企业的决策层、管理者提供有意义的决策依据。所以,要确保建造合同有利于建造企业的发展,建造企业就必须要及时调整核算结果,实施关注建造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成本核算的实时调整。首先,建筑企业要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关于员工福利待遇变动、工程进度计划的变更问题、工程事故赔偿等做出的财产进行账目详尽的记录;然后,依照变动的情况对建造合同进行调整;当然在合同变动之后必须要同建筑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书面确认。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实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