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常用尺寸步行适宜距离:L=500.0m负重行走距离:L=300.0m正常目视距离:L<100.0m观枝形:L<30.0m赏花:L=9.0m心理安全距离:L=3.0m谈话距离:L>0.70m居住区道路:W>20.0m小区路:W=6.0~9.0m组团路:W=3.0~5.0m¬宅间小路:W>2.50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尽端式道路的长度:L<120.0m尽端回车场:S>12.0mx12.0m楼梯踏步室内:H<0.15m,W>0.26m室外:H=0.12~0.16m,W=0.30m~0.35m可坐踏步:H=0.20~0.35m,W=0.40~0.60m。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i<8%园路最大纵坡:i<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轮椅坡道一般:i=6%;i<8.5%人行道纵坡:i<2.5%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01.000.750.600.35平长度(m):30.0016.009.006.002.80室外座椅(具):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靠背倾角:100-110°为宜扶手:H=0.90m(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0.85m栅栏竖杆的间距:W<1.10m路缘石:H=0.10~0.15m水篦格栅:W=0.25~0.30m车档:H=0.70m;间距=0.60m墙柱间距:3-4m;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面底坡缓(1/3~1/5)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m树池铸铁盖板: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廊:H=2.20~2.50m,W=1.80~2.50m。棚架: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立柱间距=2.40~2.70m。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www.ylstudy.com/thread-41809-1-1.html)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发展上比较滞后的领域:从艺术角度来说,它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指导;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缺乏明确的设计标准和结果评判标准。再加上植物景观配置特有的生态问题和时空变化等特性。它们无疑都将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流程乃至设计程序,它们可以用来减少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设计结果的可判定性。同时还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设计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质量保障能力。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选什么样的植物?2、选多大植物?3、选多少的植物?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1-4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植物景观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一)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简单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就是把诸如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