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橡胶模具设计教案课程代码:03030302课程学时:72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授课教师:李迎春学院、系: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授课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授课班级:02044401,020444402二00四年十二月3.1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及分类教学目的: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形式,了解模具的主要类型。教学重点: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教学难点:模具的整体结构,各个零件的形状、位置关系以及在模具动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学时分配:3.1.1注射模具设计中的主要问题30min3.1.2注射模具的功能10min3.1.3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30min3.1.4注射模具的类型80min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引言:上节课我们讲述了塑件的设计,自己也设计了塑件,那么这些塑件是如何成型出来的呢?成型塑件的模具是什么样子?注射模具包括那些典型零件,有那些种类?注射模具如何进行设计?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讲解注射模具的设计。3.1.1注射模具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设计注射模具时,既要考虑塑料熔体的流动行为、冷却行为等塑料加工工艺方面的问题,又要考虑模具制造装配方面的问题。目前注射模具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已可借助注射模具设计的专用软件通过计算机分析确定,特别是复杂的大型的注塑件,更有必要这样做。这便是所谓的注射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但它们只是人们在模具设计中的工具,并不能代替人们在模具设计中的创造能力,有许多问题如型腔的总体布置,浇注系统的结构、型腔的镶拼组合、脱模及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选取等仍需由设计人员决定,或利用有关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优化解决。值得指出的是要正确的、高水平的使用注射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各种软件,也必须对模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透彻的了解.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⒈了解塑料熔体的流动行为,考虑塑料在流道和型腔各处流动的阻力、流动速度,检验最大流长。根据塑料在模具内的流动方向,考虑塑料在模具内的重新熔合和模具内原有空气的导出。⒉考虑冷却过程中塑料的收缩及补缩问题。⒊通过模具设计来控制塑料在模具内结晶、取向和改善制品内应力。⒋进浇点和分型面的选择问题。⒌制件的横向分型抽芯和顶出问题。⒍模具的冷却和加热问题。⒎模具有关尺寸与所用注射机的关系。⒏模具总体结构和零件形状要简单合理,模具应具有适当的精度、粗糙度、强度和刚度,易于制造和装配。3.1.2注射模具的功能⒈熔体的接收与分布⒉材料的成型与冷却⒊熔体固化⒋塑件顶出⒌承受应力⒍转换运动⒎模具部件导向3.1.3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参加课堂教学比赛部分)注射模具的结构是由注射机的形式和制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凡是注射模具,均可分为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注射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动模与定模分离,取出塑件。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模板上,而动模则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图3-1为一典型的注射模具。左图为模具闭合状态,右图为模具打开的状态。这个模具一模成型两个塑件,由14个主要部件构成。定模板、定模底板、凹模、主流道衬套和定位环构成定模部分,动模、动模垫板、模脚、顶出板、顶出底板、拉料杆、顶杆和凸模构成模具的动模部分。成型时动模和定模闭合,注射机通过喷嘴、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将塑料熔体注射进模具的型腔,通过保压和冷却过程,使塑料熔体冷却固化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制品,然后动模和定模分离,由于塑料制品的收缩紧紧包住凸模,随凸模一起留在动模一边,浇注系统的凝料也在拉料杆的作用下随塑件一起留在动模,随后注射机的顶针顶动顶出板和顶出底板,带动顶杆和拉料杆将塑件顶出模外,完成一个注射循环过程。然后动模和定模再闭合,顶出系统复位,进行下一个注射循环过程。根据模具上各个部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⒈成型零部件成型零部件是直接成型塑件的部分,它通常由凸模(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凹模(成型塑件外部形状)、型芯或成型杆、镶块等构成。图3-1所示的模具成型零部件由件13、14构成。⒉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的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