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组合练4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动摇的时代,“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法让好几代人为之坚守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间内____________。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____________呢?我看了最近一部旨趣在于唤起贫困问题对于人们关注的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甚至使人更贫困了。穷人成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片中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说,他们一般只挑偏远、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那里的学生只有____________,根本没办法识破其中的玄机。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就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以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学校,否则,就只能进行复习以图______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分崩离析始作俑者刍荛之见东山再起B.冰消瓦解罪魁祸首燕雀之见东山再起C.冰消瓦解始作俑者燕雀之见卷土重来D.分崩离析罪魁祸首刍荛之见卷土重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B.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他们假如成绩一般,学费则可能要支付得更高C.需要更好的成绩他们才能进入同样大学的层次;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D.需要更好的成绩他们才能进入同样大学的层次;他们假如成绩一般,学费则可能要支付得更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最近看了一部旨趣在于唤起贫困问题对于人们关注的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B.我看了最近一部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于贫困问题关注的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C.我最近看了一部旨趣是在于唤起人们对于贫困问题关注的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D.我最近看了一部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的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高耸,而在于厚重。材料:适时顺畅适度雨桥风沟通援助批评答: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疾病,①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疾病只要在早期发现,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有些民众也许会认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过度体检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做一次胸部CT,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00张X光片。6.下面是黄山景区景点框架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答:二、古代文化知识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女子早晚向父母问安为“定省”,后泛指向亲长问安。B.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C.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为“册”。“册”也可以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祇的文书或宣战的诏书。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中的“既祖,取道”。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痴情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方向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沉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听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然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从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高妙的演奏技艺。古代考试趣闻(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有一年督学江西,担任主考官,发现应试秀才的花名册上有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