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由、平等、人格尊严等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新生代农民工也在接受这样的价值观。“不仅要在城市里挣钱,更想在城市里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生活梦想。这表明()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后判断,农民工的生活梦想的变化是认识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②③④均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2.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解析:“民生”成为2012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决定了它成为舆论中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B项。答案:B3.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强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A.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解析:审题时抓住“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央……标准”,前者属于社会存在,后者属于社会意识,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正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A错误。B、D在题中未体现,不选。答案:C4.2012年2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国际城市蓝皮书》显示:2011年北京、上海的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2万美元左右,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收入的平均水平。蓝皮书警告,人均GDP从1万美元进入到2万美元的阶段,可能因为结构转型、驱动创新因素缺乏而难以完成。而“鲍莫尔病”,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比较慢,导致整体经济放慢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对此,就要求该阶段尤其要注意()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环节解析:题干中结构转型、驱动创新因素缺乏,表明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环节,故D项正确。答案:D5.(2012·杭州高二检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故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6.近年来,我国滇池、太湖、巢湖等湖泊和一些内陆河流经常暴发蓝藻灾害,主要是因为当地部分污染严重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里,导致水质严重恶化。上述事实告诉我们()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C.必须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为D.价值观从性质上看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解析:A项观点错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不起决定作用;B项观点错误,我们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客观实际;D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反映了我们要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来指导人们的行为,C项正确。答案:C7.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人们经历了一个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现在的“退耕还林”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体现了()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随意性B.人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价值观的影响,而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A不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人们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C正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