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九)[专题九电化学原理](时间:40分钟)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用纯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镀件不作阴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与电源正极相连2.载人空间站的生态系统中,要求分离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需要提供氧气。某电化学装置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可以实现上述要求,同时还有燃料一氧化碳生成,该电化学装置中得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2CO2+4e-+2H2O===2CO+4O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上述电化学装置相当于电解池B.上述装置进行的总反应为2CO2===2CO+O2C.反应结束后该电化学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pH增大D.失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4OH--4e-===2H2O+O2↑3.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图9-1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图9-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O2-通过时,电子转移4mol4.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9-2所示(a、b为石墨电极)。图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C.电解时,电子流动的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H2时,a极周围会产生0.71gCl2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图9-3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9-3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O2(标准状况下)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6.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如图9-4(已知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a、b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4A.电解时,b极是阴极放出H2,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OH-逐渐向b极移动C.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N2↑+6H2OD.若在b极产生标况下224mL氢气,则消耗尿素2g7.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有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C2H6-14e-+14OH-===2CO2+10H2OB.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D.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8.(双选)图9-5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两套装置。对此两套装置进行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图9-5A.图2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两装置中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都是H2C.图1装置中的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两装置的原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来防止铁被腐蚀9.(双选)2011年7月19日,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来自中国武汉大学访问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发钠离子充电电池,研究人员采用廉价的钠离子同时使用纳米氧化锰和锂材料作电极制作出了钠离子充电电池,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图9-6A.放电时A极作正极B.放电时Na+向B极移动C.充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10.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是二次电池,以甲基磺酸铅[Pb(CH3SO3)2]溶液为电解液,正极板上覆盖PbO2,负极板上覆盖Pb。电池总反应为:Pb+PbO2+4H+2Pb2++2H2O(1)甲基磺酸铅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以50%~58%的甲基磺酸(CH3SO3H)为电解液,分别以金属铅和石墨做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