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2.分析图T12-1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图T12-1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3.广州南沙区拥有面积达200多公顷的湿地,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由于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保持不变D.南沙开发应追求经济发展第一,不用考虑对环境的影响4.最近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5.如图T12-2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T12-2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6.如图T12-3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图T12-3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约为输入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D.各营养级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稳定7.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C.把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做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8.(双选)图T12-4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图T12-4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图中有6条食物链9.(双选)“粮桑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图T12-5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图T12-5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10.图T12-6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T12-6(1)图1中的甲对应于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________;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根据种群之间的关系判断,b~c段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图3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D对应于图1的________。②图3中AC之间碳的进出的形式是________,所涉及的主要生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