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酸中含有醛基B.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C.冰醋酸为混合物D.能水解生成羧酸的不一定是酯2.下列有关的化学反应,既不是氧化反应,又不是还原反应的是()A.由乙醛制取乙醇B.由乙醇制取乙烯C.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D.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甲烷中的乙烯B.加乙醇、浓硫酸并加热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用乙醛萃取溴水中的溴D.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4.乙酸乙酯在含足量NaOH的重水(D2O)溶液中加热水解,最终产物是()A.CH3COOD,C2H5ODB.CH3COONa,C2H5OD,HDOC.CH3COONa,C2H5OH,HDOD.CH3COONa,C2H5OD,H2O5.烯烃与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叫烯烃的醛化反应。乙烯的醛化反应为:CH2===CH2+CO+H2―→CH3CH2CHO,由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2种B.3种C.4种D.5种6.(2012·安庆模拟)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至少可能发生7种不同类型的反应: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氧化⑤酯化⑥加聚⑦缩聚,其中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OH”而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④⑥⑦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⑦7.(2011·江苏高考)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8.(2012·肇庆模拟)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2H3O2Cl),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mol丙和2mol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A.B.C.CH2ClCHOD.HOCH2CH2OH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易错题)某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4H10O5,1mol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共有3种B.1mol甲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C.乙不能和溴水发生反应D.2mol乙最多可以和4molNa2CO3反应10.(2012·云浮模拟)某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混合物共3.0g,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可还原出16.2g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醛B.混合物中不可能含有乙醛C.混合物中醛与酮的质量比为1∶3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丙酮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11.(16分)(预测题)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能与溴单质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分子式是C9H6O312.(14分)(探究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A.银氨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新制Cu(OH)2D.氧化铜(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