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化学高考总复习【配套题库】课时提能演练7-2化学平衡状(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已知:2SO2(g)+O2(g)2SO3(g)ΔH=-197kJ·mol-1。实验测得4molSO2参加上述反应放出354kJ热量,则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90%B.80%C.50%D.40%2.(2012·深圳模拟)某恒容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v正(H2O)=v逆(H2)③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④容器中气体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⑤消耗nmolH2的同时消耗nmolCO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D.①④⑤3.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4.当反应COCl2(g)CO(g)+Cl2(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5.(2012·长春模拟)在mA(g)+nB(g)pC(g)+qD(g)的反应中,经5min达到平衡,测得A增加3mol·L-1,B增加1mol·L-1,C减少2mol·L-1,此时若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则m∶n∶p∶q为()A.2∶3∶2∶3B.2∶2∶3∶3C.3∶1∶2∶2D.3∶1∶2∶3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B(g)C(g)+D(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A不是气态物质,加入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A平衡不移动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7.在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下列量(Y)的变化不符合图中曲线的是()8.(2012·枣庄模拟)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1>T2B.压强:p1>p2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x的值是29.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L(s)+G(g)3R(g)ΔH>0,如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平衡后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可提高G的转化率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L,平衡向右移动,G的转化率增大C.图中的y可能是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D.图中的y可能是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10.同时向五个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料气(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0。经过相同的反应时间后,分别测定五个容器中SO2的转化率(α),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不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5分)在5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Fe(s)与1molH2O(g),t1秒时,H2的物质的量为0.20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0.35mol。(1)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2)若继续加入2molFe(s),则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继续通入1molH2O(g)再次达到平衡后,H2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12.(10分)Ⅰ、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ΔH>0。(1)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填序号)。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充入一定量氮气D.再加入一些铁粉(2)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一定量的CO2,使CO2的浓度成为原来的2倍,则CO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Ⅱ、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选填序号)。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molH2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2)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他条件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填写“不变”、“变小”或“变大”)。13.(15分)如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