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川信职院评[2008]04号关于印发《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的通知各部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已经评建领导小组讨论、院党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各部门认真组织落实,并拟订任务建设计划,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附件:1.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2.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分解表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二ОО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主题词: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通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2008年9月27日印发附件1: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以下简称《方案》)和国家示范高职院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十一五”规划和实际情况,特制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建设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总体建设目标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力争在一年时间里,使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建设、“双师”结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等方面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以优异成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为申报省级示范院校奠定良好的基础。三、重点建设内容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融合、“订单式”培养等为途径,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根据职业岗位分析,依据工作任务标准以及从业能力分析,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整和序化,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出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构建全新的面向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立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的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形成社会认可度高、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2.课程建设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基础,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校企共同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案,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项目或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措施,使校内实训基地达到:技术水平较先进、专业覆盖面广、实训设备台套数较充足、功能较齐全、管理机制健全、教学环境职业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生培养与师资培训、学校与企业共享,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为一体,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区域内资源共享、按照企业真实情景设计的、工学结合紧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项目和配套教材,使校内实训基地从软硬件两方面在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上发挥作用,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扩大与建设能够满足专业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训基地。真正落实学生校内学习、企业实习、顶岗实习的一致性,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以及“学校、企业、学生”三主体的思路完善顶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