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张家口市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问题思考规模以下工业以“小”为主要特征,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规模以下工业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孕育规模以上企业的“温床”,是现代化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纳社会就业,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已经实现了高度化,不但总量规模和就业人数占比很高,而且承担并完成国家大部分的技术革新,被称为“经济活力的源泉”。在我国,到2006年末,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有430多万户,创造了全国GDP的60%,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8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规模以下工业展现出强劲的集群发展势头和巨大能量。比如,苏州市在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间,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从990亿元增长到225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1.25%。在广东、浙江等地形成了虎门服装、义乌小商品等一批影响力很大的特色专业市场,产品畅销海内外。规模以下工业已经成为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其强弱是决定地区间经济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加快发展地区经济,就不能不高度关注规模以下工业问题。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慢,应该说与规模以下工业发育不够有直接关系。2006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38.26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0.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0%,整体发展水平低下,还远没有达到充实工业基础和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与先进地区存在着阶段性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总量小,增长速度迟缓。2004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11476家,仅为全省各市平均数的25.2%,占全省的2.3%,产值为各市平均数的15.6%;2005年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占全省的2.4%,排在最后。2005年企业、个体经营单位和其他行业附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2%、9.1%和7.0%,均低于全部工业的增速。规模升级慢,近几年由个体经营户发展为企业的屈指可数,从2004年到今年上半年,只有47家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从数量结构来看,2004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中个体工业单位9574家,占33.4%,远高于企业数量。从增长结构来看,2005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又低于个体工业单位。从产权结构来看,投资主体单一,外向度低,2004年底,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投资)仅17家,完成产值仅0.3亿元。——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有相当一部分为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市近70%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集中在矿采业、原材料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过度的行业内部竞争和分散的布局导致集约化程度低下,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整体上还没有摆脱以传统产品粗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坝下9县的规模以下工业单位数占全市总数的65.2%,而坝上地区则过于薄弱。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滞后,是规模以上工业难以突破,工业经济难以做大的重要症结所在;是造成赶超速度不足,与先进地区渐行渐远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动规模以下工业起飞。现在的问题是,2003年后,国家从大局出发,对宏观经济进行持续性调控,“上大压小”、节能减排、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传统的规模以下工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在现阶段,推动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不再是一般化的“扶持创业、做大总量、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问题。如何把规模以下工业导入注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重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