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ⅩⅩ市(州)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编写内容一、本市实施该项目可行性分析(包括工作基础、基础设施、机构队伍、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二、项目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三、运行、维护与管理机制四、建设实施进度安排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可能的收益、预测)七、县(市)试点计划计划中应包括试点县(市)方案及试点县(市)、乡镇、企业、农户的规模及具体名单附件:1、农业科技咨询专家队伍建设方案2、其它附件附件2: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推进方案为贯彻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05]16号文“关于实施星火富民工程的意见”,根据科技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方案》并结合湖北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1建设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南,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实现星火富民为最终目标,以解决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数字鸿沟”为重点,坚持信息查询、服务应答、现场指导相结合,计算机网络、电话网、广播电视和传统方式相渗透,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相促进,联合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发挥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服务优势,建设一个虚实结合、机制灵活、信息共享、高效快速、系统权威、覆盖全省、服务“三农”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框架设计农技110是以统一的服务热线为纽带,以电信网及广电网为基础,以农业专家系统和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核心,与Internet网智能连接,利用网络通讯和数字化等技术,采用多终端的形式,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整合农业科技力量,使广大农民在信息化社会时代更廉价、更有效、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实现科技在农民致富中的快速反应和零距离服务功能。(一)总体框架湖北省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总体框架是: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支持系统,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服务品牌、统一热线号码、统一星火标示、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收费标准。1、一个平台:以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为依托,统一热线电话号码,开通农技110热线电话,建立起以电话热线为纽带,以有线2广播、电视、Internet网络、卫星接入系统+输出设备等多终端设备形式应用为基础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其中电话热线系统是指统一热线服务电话及其相应的智能分级、智能语音、人工转接和自动转接查询系统。2、两个体系:即农业科技110组织体系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1)农业科技110组织体系以热线服务系统为依托,建设省市县三级服务中心。A、省级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承担2个任务,一是建立农业技术基础信息采编、储存、发布共享中心,保证体系基本信息量;二是起综合管理中心的作用,主要完成各地服务情况的监督管理,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与湖北电信有限公司联合完成数据对接,对本省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管理软件可以随时了解各地的服务情况,也可以向地县发布、分配省级的信息资源,促进各地信息的共享,省中心通过因特网宽带(或和PSTN电话网)利用农技110网管软件和网站与基层保持联系,同时,安装语音平台和相关软件,编制全省农技110查询指南,覆盖全省主要是武汉郊区及其周边县3市自动语音答询服务。B、地市级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起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完成与省中心的数据对接,统筹建立本地区信息资源,地市一级安装语音平台设备和软件,可以编辑发行本地区的农技110查询指南,完成本地区电话系统自动语音查询服务、专家人工坐席解答服务,对县级的专家进行管理,通过因特网宽带(和PSTN电话网)连接省综合管理中心和县级专家服务中心。C、县级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起专家服务中心的作用,完成与省地中心的数据对接,统筹本地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理,不装语音平台设备,但安装农技110专家坐席软件,主要负责组织本县农业专家通过人工回答本县农民提出的问题、调度解决突发性农业生产技术问题。重点大县也可以安装语音平台设备和软件,与地市平行服务。县级专家服务中心通过因特网宽带(和PSTN电话网)连接地级综合服务中心和省综合管理中心。(2)建立快速反应、现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