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新的水平和高度。首先,从文化自身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本质所决定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血脉是流动全身的动力源、生命源,血脉断,则生命止。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是民族的象征和身份证,一个民族与其他另外民族的区别,不是肤色、服饰和饮食的不同,主要在于文化的区别。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决定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等深层的根基,是民族承接和遗传的因素。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精气神”都是由文化潜移默化地铸就的。民族总是一定文化的民族,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文化与民族直接同一,密不可分。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家园”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精神家园即灵魂寄寓安顿之所。一个人在外劳累奔波,需要一个家园安居休整;一个人的精神劳顿和思想博弈,需要有一个温馨的家园给予抚慰。文化以其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人们的精神支撑;以其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校正人生的轨迹和方向。文化是人们的精神的真正后盾和后方,揭示了人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真正奥秘。文化建设说到底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是精神家园的建设,是需要大手笔,大投入的大建设,把精神家园建设好了,我们就有了思维活跃、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幸福快乐的精神大本营。其次,从国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的。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文化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现代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国家软实力除文化外,还包括政治影响力、外交形象力等,但文化是根本,政治和外交形象力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当代国家力量的衡量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军事力量,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以为文化不过是轻歌曼舞、诗赋文章,以为不过是艺术家、文学家等文人们的“雕虫小技”,那就太轻看文化了。现代社会,文化不仅构成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综合国力,是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而且它促进综合国力,是推动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可以产生乘数效应,成倍地扩充和放大硬实力,使综合国力变得更加强大。利用文化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是世界各大国的一项战略选择。来自文化的挑战,必须以文化的手段来回应。只有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引导世界文化潮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硬实力不强,国家易倒;软实力不强,国家易碎。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二者都强大,才能在现代国际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从国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决定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决定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充分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文化引领风尚”,是指文化的引领导向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先进性,引导人们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创造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文化“教育人民”,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