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VIP免费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_第1页
1/11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_第2页
2/11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_第3页
3/11
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附件材料编写提纲(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教学设计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美国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专家加涅所著的《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等、当代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的成份显示理论等说明了教学设计包含了科学和技术两种成份,之后2006年瑞泽主编的《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再度重申了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绝非单纯的媒体技术,而主要的是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技术,并对教学设计从技术的多个层面和角度做了阐释,这一方面说明教学设计本身是一种技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学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正在蓬勃发展的硬技术,更不能忽略各种理论指导下的软技术的应用。有国外学者甚至感叹教学设计领域尚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大多数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在盲目地跟着变化多端的市场跑,对新技术的狂热远远胜过了精心设计的科学研究。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在国内,近年来,作为泊来品的“教学设计”研究多以继承国外专家(主要是美国)的研究成果为主,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大力发展,教学设计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核心。于是,首先从高校开始,其次是在中小学,教学设计被积极推广。但凡事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际的情况是收效甚微。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学设计太复杂、太麻烦、太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理论一大堆,在教学中没几个人愿意使用;懂教学设计的人或者号称教学设计方面的专家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根本不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相反,许多并不懂得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教学设计理论的教师,却能够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等等。这些负面的声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教学设计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于是,国内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创新,并由此催生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呢?很多学者、专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多数还是不能摆脱国外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由于国情与个人研究背景的差异,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难以推广,而国内原创性的教学设计理论又难以催生,以致于还出现了所谓“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的论争,“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主导—主体”的对抗等异化现象。所幸的是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教授著书《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书中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作者放弃了早期的教学设计研究理路,提出了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操作,它作为一种技术,是理解教学的很重要的方式,教学设计理论最主要也是最有用的部分是分析与设计的技术,并从6个方面对教学设计的技术作了详细介绍。然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本书所介绍的教学设计技术是很繁杂的,对于教师个人来讲似乎意义不大”,这就使得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失去了生存的大片土壤,最多也只是学者们讨论讨论而已。而且书中对于媒体硬技术和软技术的设计介绍不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的教学设计研究趋向于多个角度,运用已有的理论成果,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系统方法来探索教学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把它看作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体,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当前最具影响的教学设计新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互动技术,实施技术);教育学理论支持(适应性教学,教学设计模式);心理学理论支持(认知科学的进展)。综上而言,教学设计研究角度基本可以分为技术路线和理论两条路线,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角度出发。主要存在缺陷是从单一的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研究,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综合的体系,因此,需要以综合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可以看出,立足国内实际,从教育技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