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6页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及南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及南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图。1.1.2现场勘测、调查资料。1.1.3主要施工规范及标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GBJ08-89-9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01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表格》(GB50642-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7000.203-2013《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2页共66页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6页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及南侧市政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管沟土建结构工程、照明工程和绿化工程六部分。该项目南侧道路西起猎德大道,东至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东侧路,为城市支路,共长约360米,规划红线路幅宽度22米,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东侧道路南起广州报业文化中心项目南侧路,北至阅江西路,为城市次干道,共长约247米,K0+000-K0+100段规划红线路幅宽度25m,K0+100-K0+246.832段规红线路幅宽度25-56.4m,双向3车道,北往南1个车道,南往北2个车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2.1.1排水工程:1、雨水南侧路:南侧机动车道下方新建d600雨水管,自东向西排往江海大道现状d600雨水管,主要收集路面雨水,总汇水面积约0.98公顷。以南地块开发时,其设计雨水须排往其它道路。东侧路:东侧机动车道下方新建d600~d800雨水管,自南向北排往阅江西路现状d1000雨水管,主要收集路面及珠江啤酒厂部分雨水,总汇水面积约2.83公顷。雨水管道采用管顶平接,每隔约30米设置双平入式收水井。雨水接户管管径为DN500~DN600,坡度为i=1.5~3‰。第3页共66页第2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6页2、污水南侧路:南侧机动车道下方新建d500污水管,根据广州市排水设施中心提供污水接驳点,自东向西排往江海大道现状d600污水管,总纳水面积约2.01公顷。东侧路:东侧机动车道下方新建d500污水管,根据广州市排水设施中心提供污水接驳点,自南向北排往南侧路新建d500污水管后,排往江海大道现状d600污水管,总纳污面积约8.9公顷。污水管道采用管顶平接,每隔90~120米设置污水接户管。管径为DN400~DN500,坡度为i=3~5‰。2.1.2道路工程1、南侧路全长360米,呈东西走向,道路全段共设1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300米,平曲线长度为80.178米。2、东侧路全长247米,呈东西走向,道路全线为直线,不设圆曲线。3、路基(1)清表道路路基范围填方、挖方路段施工前均需清除地表植被、腐殖土、垃圾等,该层厚度按30cm计。(2)填方路基填方路基边坡设计坡率为1:1.5。除表层0.3m厚杂填土,碾压夯实地表,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路基。填方路基应分层碾压压第4页共66页第3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6页密,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路基填料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路槽底面土基的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为保证压实度,土的含水量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2%。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5时填方路段挖台阶,台阶宽2~4m,向内坡度4%。4、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1)设计原则:a.对新近铺筑的人行道砖进行适当利用,但应避免样式规格变化太频繁。b.体现出城市建设“彩化、绿化、亮化”的要求,有现代化都市气派。c.人性化设计,给人以舒适、方便、赏心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