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秦铁路一标段路基工程编号:JQ1B-0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编制:审核:批准:2009年5月1日发布2009年5月1日实施津秦铁路路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一标段工程。2.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前应做好和完成以下工作:2.1.1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图会审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1.2绘制桩位布置图,对桩位进行编号。根据桩基类型绘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现场堆放布置图。2.1.3对上道工序进行验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2.1.4对进场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质量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2.2人员配备:每台桩基配备6人(静压桩基或锤击桩基)其中管理人员1人,机台长1人,电焊工2人起重工1人记录及测量1人。两班作业时配备12人。2.3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置:桩基一台,点焊机二台,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锤球一个。2.4施工用电:锤击桩基用电量60KVA,静压桩基用电量140KVA。根据现场实际采用网电供电为主(设置7台400kvA变压器),自发电作为补充。2.5施工道路:,为满足施工需要在线路右侧平行设置5m宽施工便道,基层采用700-1000mm厚建筑废料修筑,表层采用400mm厚泥结石。施工道路要全线贯通。2.4材料、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类型及时向厂家提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供应需求计划,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场的同时产品合格证、材质单等质量保证资料一起进场并现场检验,必要时进行试验。3.技术要求3.1本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PHC-A型桩,混凝土等级C80,直径500mm,壁厚100mm,设计桩长33-3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KN,抗渗等级S10,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3.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桩,检测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采用静载荷试验及高应变法;桩身完整性采用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在试桩合格后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第N节桩起吊,对桩调直接桩沉桩对中调直桩机就位测量定位送桩沉至设计深度中间验收移至下一桩位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桩→确定工艺→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对中调直→沉桩→接桩→在沉桩→送桩→打(压)至设计深度→检验验收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种类应进行核实,使用材料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打桩前对管桩质量进行检验。5.1.1管桩试桩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前要进行试桩。锤击桩机施工通过试桩来确定锤重、最后三阵贯入度、最后一米锤击数和总锤击数等施工参数。静压桩机施工通过试桩来确定最终压力值。施工试桩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桩顶位移和高程变化等数据。5.2施工工艺5.2.1打入式施工5.2.1.1测量放线沉桩前先放出定位轴线和控制点,控制点尽量设置在远离沉桩区域不受干扰的地方,并加以固定保护。群桩点位误差应小于20mm。在沉桩过程中,要经常对控制点进行复核,根据控制点测放出桩的中心点,在桩位中心点插入木桩,对放出的轴线和桩位,经自检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检查,并作好定位记录和技术复核记录。5.2.1.2打桩顺序①当桩较密集时,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施打,或由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当桩较稀疏时可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单一方向施打。即逐排施打。②根据桩的规格、入土深度、长度的不同,应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5.2.1.3吊桩先将管桩从堆放点用吊车,水平吊运到桩架附近,再利用桩机上专门设置的起桩重钩及卷扬机吊桩就位。管桩吊起时要控制其速度,严禁快速吊起使管桩与桩机碰撞,损坏管桩。吊车平吊运移管桩采用两头勾头法。机架上附设起重钩吊桩就位时,采用一点绑扎法,其邦扎起吊点位置离桩端0.3L(L:桩管长度)。5.2.1.4插桩(植桩)桩起吊提升到垂直状态后,将桩上头套入锤头下部固有送桩器,然后将桩准确的放在桩位上,缓缓施工将桩插入土中1.5m左右位置,停止施压。在机架前,侧呈90°的两个方向,各距机架25m左右处,架设经纬仪,检查调直桩身垂直度。控制植桩桩身垂直度偏差在1%以内。5.2.1.5沉桩沉桩前应选用15cm厚的直纹木垫作为锤垫,桩垫用麻袋、木夹板,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