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来源:【电大天堂】http://www.dda123.cn/forumdisplay.php?fid=2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因素2.犯罪心理3.矫治4.内心5.发展6.内化7.外化8.决意9.希望10.归宿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ABCD2.ACDE3.B4.ACD5.B6.BCDE7.ABCD8.ABCE9.BCD10.AB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5分)2.又称性动机犯罪或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性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5分)3.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德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5分)4.就是指偏离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换言之,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5分)5.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作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5分)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1.(1)物欲型动机犯罪(2)性欲型动机犯罪(3)情绪型动机犯罪(4)信仰型动机犯罪(5)集合型动机犯罪2.(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4)强烈的情绪性(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6)不稳定性3.(1)早期预防原则(2)心理卫生原则(3)防微杜渐原则(4)启发自觉原则(5)持之以恒原则(6)导之以行原则五.论述题(21分)1、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又受行为人的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当时的情境、条件所制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5分)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砸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2分)3、在同一犯罪动机驱动下,犯罪人可能确定不同的犯罪目的。在一些案件中,目的有从动机中分化出来,彼此相区别。(4分)4、同一犯罪目的可以来源于不同犯罪动机。(1分)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犯罪动机强化。(1分)而犯罪动机的强化,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同时,也可能因外部条件和情况的变化,给予犯罪人以新的刺激,引起犯罪动机的恶性发展与犯罪的多样性;(4分)或者因犯罪目的受阻,而使犯罪动机弱化。由于犯罪动机与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方式的变化。(4分)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主体2.情境3.同类4.55.正当6.暴力型7.联合8.物质9.狂热10.极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ABCD2.ACD3.BCD4.C5.BCD6.ABCD7.ABCDE8.BCD9.ABD10.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它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理和机制问题。(5分)2.即以多种标准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具体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分析。(5分)3.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5分)4.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5分)5.指直接影响犯罪人形成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周围环境因素。(5分)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1.(1)从属性(1分)(2)欺骗性(2分)(3)冲动性(1分)(4)性色彩浓厚(2分)(5)自私性(1分)(6)非体力性(1分)2.(1)流窜作案(2分)(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2分)(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2分)(4)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