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土资源局先进事迹报告会交流材料领导和同志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局贴紧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资源管理与内部管理两手抓,实现了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的双丰收。先后荣获“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基层建设示范单位”等5项省以上荣誉称号。汇报的第一点:做好用地文章,打造坚实的发展平台近几年,国家强化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国土资源局以发展为己任,放活思维、用活政策,做到:政策再紧也要保障供地,困难再大也要让项目落地。一是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面对严峻的用地形势,为了从有限的指标中争取最大份额,为**的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勤跑、快跑、反复跑。2005年,**省分配**市用地指标19000亩,除去**市区自用的10000亩,分配到各县市只有9000亩,可以说是“僧多粥少”。坐门等客等不来指标,守株待兔只会耽误发展,必须树立主动拼抢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用地指标下达后,我们马上展开争取工作,分管用地的曲开洪副局长正在青岛看病,他不顾医生的劝阻,立即赶到**,介绍**的大项目进展,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此后,我们16次到**,报件材料反复修改达11次,共争取用地指标3178亩,占**各县市指标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二是盘活存量,实现“新老嫁接”。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厂矿停产后土地长期闲置,如能加以合理利用,可以有效缓解供地压力。我们经过调查摸底,建立了存量建设用地登记台帐,遇到新的建设项目,直接对号入座,“嫁接”使用。**市高分子材料厂1995年破产后,24亩土地、40余间厂房一直闲置。去年7月,沙河镇从香港引进涂料厂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第1页共3页恰好与该厂相当,我们与镇工作人员一起,说服港商利用该厂原有场地进行建设,并迅速办理了土地出让手续,将闲置10年之久的国有资产盘活。近年来,我们通过“腾巢引凤”、闲地招商,盘活存量土地1700多亩,使42000多平方米闲置厂房得到再利用。三是开发整理,确保占补平衡。国家规定,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补一”。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手段。为保障全市快速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近年来,我们努力做活土地开发整理文章,先后争取国家、省和**市无偿资金近1亿元,在三山岛、驿道、金城等7个镇街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净增耕地15000多亩,改造中低产田9000多亩,既增加了耕地面积,保证了建设用地需要,又提高了项目区的耕地质量,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去年,三山岛街道荒草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2600亩,项目区村民敲锣打鼓来到国土局表示感谢。四是用心运作,搞好土地经营。土地是最宝贵的城市资产。实施土地储备,引入竞争机制,对储备地块进行招拍挂出让,是经营土地资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根据城市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协议等方式,对位于黄金地段的国有土地和有升值潜力的城市周边土地有计划地储备、出让,既保障了项目用地,又增加了政府收益。2005年,国土局储备土地394亩,招拍挂出让土地172亩,实现成交价款1.4亿元。通过国土资源局这个工作平台,去年实现收入3亿元,四年累计收入11.2亿元。汇报的第二点:搞好矿业整顿,保住**的绿水青山近几年,我市建材业发展迅猛。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经济利益驱动,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石材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了生态环境。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与有关单位联合办公,对全市矿业秩序进行了集中整顿。一是抓教育,切实转变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少群众认为,矿山在哪个村,自然就归哪个村所有,村里开山、挖矿、收“补偿费”没什么不对。治理整顿要想搞彻底,必须首先解决这些观念问题。为此,我们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在第2页共3页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治理整顿专栏,出动宣传车260次,张贴标语口号2000多道,印发宣传材料5000多份,让老百姓明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私采乱挖是违法行为,就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经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群众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转变。二是抓整顿,坚决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