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xx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20XX年8月16日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主动顺应宏观调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总数6.7万户,累计注册资本148.25亿,其中内资企业1749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私营企业3536户,占市场主体总量总量的5%;个体工商户6.0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农民合作社1231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一)总量增长迅猛,规模不断壮大。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实现税收7.2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44.15亿元和4.1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全市税收总额的37.27%和41%。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到46户。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成份。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安排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力量。(二)新上项目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了一大批民营项目。特别是2008年到20XX年,全市开工建设项目562个、建成投产471个,完成投资218亿元,其中: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291项,建成投产98项,完成投资138.2亿元。xx药业、xx铝业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抓住金融危机期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投资成本较低的机遇,新上了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对拉动和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出了重要贡献。第1页共7页(三)集聚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市委、围绕打造“中国x都”、“中国x都”,坚持“工业强市、园区引领、项目带动”的基本思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全市开发区进行整合,建设完成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工业集中区,总面积在115.2平方公里以上。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入驻集聚发展。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鼓励一批民营企业技改项目进区入园,使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带动了产业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四)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开始将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上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和研发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创新意识,涌现了一批科技型企业,2007年以来,我市xx药业、xx制药、xx花卉等三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x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xx制药、xx药业、xx公司等5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x药业等10户企业的11种产品获得“xx名牌”称号,有40多个商标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xx药业公司的“xx”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市工业领域获得科技进步奖的生力军。(五)吸纳就业突出,社会贡献显著。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开拓市场,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2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主要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近年来,我市普遍实行了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地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项目113个,联系领导定期深入企业,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0XX年,帮助解决了包括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融资担保、周边环境等方面的问题243个,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第2页共7页建设和重点企业的经济运行。(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发展。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