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碳管理信息披露——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价值再造张巧良等译著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前言全球暖化是环境议题,更是商业议题。对企业而言,如何就碳管理议题实现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将直接影响其财务与经营业绩,甚至是生死存亡。迄今为止,不存在全球公认的关于企业碳管理信息的披露框架,相关审计与鉴证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我们的研究基于财务视角,探寻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化的理论支撑,比较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碳管理信息自愿披露、强制披露的模式与内容及相关的审计与鉴证,旨在鉴别最佳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框架,分析如何有效的实施企业碳信息的审计与鉴证。本书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碳管理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研究。其中,决策有用论是企业进行碳管理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体制理论是企业碳管理信息自愿披露制度化的根本原因;全球治理理论决定了对公认披露框架的需求;不可通约理论是目前碳管理信息披露面临的最大障碍;审计与鉴证是保证碳管理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第三部分,碳管理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包括对碳盘查技术的比较,对碳披露项目调查问卷内容的连续分析;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CommissionGuidanceRegardingDisclosureRelatedtoClimateChange及其他强制披露内容的比较研究,对气候风险披露的全球披露框架、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建议的披露框架、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建议的披露框架、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相关披露内容的比较研究;并从技术、认知、价值三个维度对碳管理信息披露面临的通约性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与实施。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碳管理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和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框架,分析企业碳管理报告的内容及报告的生成流程,并对披露框架实施中的难点做了进一步的剖析。第五部分,企业碳管理信息审计与鉴证研究。借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及其他国家政府和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规则,从主体、客体、具体实施三个方面对碳管理报告鉴证审计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第六部分,案例分析。结合前面五章的研究内容,第六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中国上市公司和三家美国上市公司,对企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业向CDP调查提交的资料与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基于财务视角研究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与实施;第二,基于独立的第三者角度,研究企业碳管理信息的审计与鉴证;第三,基于国际视角,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碳管理信息的披露模式、内容及鉴证审计;第四,尽量以实际数据、资料、案例做支撑,避免了空洞的理论分析。对企业财务工作者、从事企业碳管理信息审计与鉴证业务的机构与人员来讲,本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其了解学科前沿;此外,本书也可作为关心碳减排的环保组织和人士了解世界行动的一个窗口。在征求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协会研究部主任RavlicTom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全书的整体框架由张巧良构思,具体的写作分工为:张巧良完成大部分书稿;第四章中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碳管理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和第六章中国企业的案例研究由兰州理工大学张宸完成,第五章的内容由兰州理工大学张华执笔完成。全书由张巧良最后篡定。由于碳管理信息披露与鉴证审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加之作者水平有限,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书中的翻译、观点难免有不恰当之处,所构建的披露框架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张巧良2010年7月16日于墨尔本第4页共8页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