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9页PC/IA整体产业现况分析PC相关产业型态丕变,顿成后PC时代最大隐忧尚未捱到第四季,第三季末就浮现PC市场败退的迹象。业界已开始相信一直到2001年第二季,PC市场将是一片低迷。PC带动的半导体市场占将近五成,包括CPU、DRAM、芯片组、绘图芯片和CD-ROM、HDD等外围IC,加上随PC出货的Ethernet、V-90数据.机等。此一寒冬的提早来临,和1998年初的金融风暴、低价PC走向相较,似乎来得无特别强烈的缘由。业界应认真思考前后两次间,产业之特性到底产生了何种巨大的变动,而亟思因应之道。传统PC景气周期规则已不再灵光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电子相关产品都中箭落马,也不是所有区域市场都呈现悲观。宽频网络接取、高速光纤通讯和部份组件,如智能型IC卡、LCD驱动IC和数据储存用高密度Flash等,市场状况依然看好。日本市场则是一枝独秀,手机和电玩成为带动IT产业欣欣向荣的最大动力,尤其电玩是进攻海外市场的一大支柱。在2000年圣诞节前进攻北美市场的Sony「PS2」,原本计划月生产量为100万台,由于零组件缺货,初期只能供应50万台。从整个产业面来看,最大的输家是PC,其次可能就是手机。依赖PC甚深的台湾业界受创程度自是最为明显,从系统面到IC零组件均是。半导体景气是否真有如想象中的差,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反应过度,半导体景气三年为一循环,1999下半年以来活络,至今才过了一半,景气应可再延烧至2001年或更久。这种依历史性纪录的推演实忽略了电子产业本质的改变,岂可一成不变依循往例做判断。若是此法则仍可遵循,DRAM早就该在1999年大发利市,甚至延续至2000年下半年,原本预期一定可以大有斩获,却竟是一筹莫展,好景只是昙花一现。PC产业的确蛰伏着危机,已有人不再视PC产业为高科技产业,后PC时代的确是来临了。PC渐丧失速度追求的动力PC的法则是利用倍速的原理来推动需求,即所谓倍速时代的滥觞源自Wintel的架构,在半导体上则是Intel号称的穆尔定律。此原则为众人所知,可是当这种倍速原理的进展受到阻碍时,为何还是有不少人仍坚信PC大有可为。PC在PentiumMMX时代创下高峰后,即难以为继,Office已丧失推演速度增加的动力,3D绘图非常不幸地第2页共89页第1页共8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9页并非人人所必要,Internet相关应用亦不需要强而有力的执行引擎。事实上Microsoft也无力在肥大的操作系统上,加诸全面性的3D绘图应用软件。这种应用缺乏驱动性的倾向,也是造成低价PC窜起的原因。另一方面,Intel的新高速CPU的问世也不再成为新闻事件的重点,也显露出这个领导业者的疲态。相对地,讲究省电效能的Transmeta,CPU执行性能只有同动作频率的MobilePentium的七成,却造成业界的震撼,足资证明速度的追求不再是稳操胜券的唯一法则。过去在半导体性能讲求的速度和密度的深度,如今则逐渐强调省电和多功能性等纵面的广度拉长。台湾业界面临转型阵痛期台湾业界在PC产业耕耘甚深,依赖度越来越高。若PC依然维持高度成长,这种情境原则上并无大害。可是当PC的成长逐渐濒临缓和时,就出现了警讯。特别是大多数台湾的PC系统与其外围产品在全球占有率超越五成之后,就不容易再把比率拉高,在整体产业的成长又大不如前时,业者可挥洒的空间逐渐被挤压。若干台湾业者已有忧患意识,亟思开发无关PC的新产品线,可惜初期成效不会太大,主因是能找到和本业相关,又具备相当规模市场的产品并不容易。若干自PC衍生的所谓IA新概念商品的市场需求,和PC根本成不了比率。若改跨入和本业同构型低的产品,又有技术开发和通路等障碍,短时间内亦难成大器。但无论如何,能不再迷恋PC,跳脱出唯PC不可的窠臼,另创新思维,仍是值得肯定的。在2000年半导体成长率接近40%的情况上,非常意外的部分业者并没有因此而受惠,如部分IC设计业者和自有晶圆厂的整合型组件业者。这些业者都有共同的特色,集中在PC相关芯片和内存的开发。其它业者或有杰出的表现,可能系于产品开发实力的增强、完善的行销通路或者特殊的产品区隔等,但并不能昧于大环境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