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第六讲工时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一、工时法律制度二、休息休假法律制度三、延长工作时间法律制度一、工时法律制度(一)工时概念及特点1、概念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一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包括:(1)工作日(一昼夜之内),可以通过合同协商,但国家法律规定最基本的8小时最普遍;(2)工作周(一周之内),各国不同,48、44、40,最低30小时—冰岛。理解:工作时间,作为法律范畴,除了包括劳动者实际完成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之外,还包括:(1)生产或工作前从事必要的准备和工作结束时的整理时间(银行柜台、公交车等)(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等待工作任务的时间(3)参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并有法定义务性质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时间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4)连续性有害健康工作的间隙时间(5)女职工哺乳的往返途中时间、孕期检查时间以及未成年人工作中适当的工间休息时间、定期体检占用的时间(6)法律规定的其他属于工作时间的非实际工作时间,如: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行使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组织召开的会议;担任人民法庭的人民陪审员、证明人、辩护人;出席劳模、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时间等)2、特点工作时间制度立法目的的双重性:——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适应生产活动的客观要求和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特点:(1)既有标准工作日、标准工作周的规定,同时也有其他工作时间的规定。(如果工作日较长,则工作天数减少,不能超过周总量)。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2)标准工作日,或是标准工作周的法律规定,都仅仅确立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不得突破的上限标准。(3)标准工作日和工作周制度,是工时制度的基础,法律允许实行的其他工时制度,都必须依据上述两项标准测定相关的定额和因素。(如计件)(二)立法概况1、国外工时立法是劳动立法历史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公认为现代劳动立法开端(此后各国开始立法,但一般都从工时开始)——“国际劳动节”的来源(1886芝加哥全国性大罢工,承认八小时工作制,为巩固大罢工的成果,共产国际在召开国际代表大会时通过五一国际劳动节,很多国家写入劳动法)现在世界各国在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日的基础上,又相继缩短工作周,成为当时工时制度改革和工时立法的主要趋势。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7页几乎每个国家都要进行工时立法,对于一个劳动者,工作时间既可以作为劳动者社会贡献的标准,且是报酬的依据,非常重要。2、国际公约目前,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工作时间的公约已达十多项主要内容:8小时工作日(48小时工作周);小于8小时工作日(减为40小时):煤矿、玻璃厂等3、中国我国工时制度立法晚于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19世纪中叶,产业工人在我国出现后,工作日通常为12-14小时1922年日班8小时,夜班6小时共同纲领:6-10小时1960年中共中央文件明确提出8小时工作日1994年国务院颁布规定(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单双周)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发布了实施办法1994年7月5日通过《劳动法》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修改规定,44小时-40小时第5页共17页第4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7页为了与这些规定相配合,劳动部公布了《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并与《劳动法》同时实施。结论:第一,工时立法是现代劳动法内容体系中最传统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部分第二,缩短工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第三,缩短工时已成为一种普遍和长期的趋势(不可能很快缩短。中国基本上过了过渡期,但是由于执法不严加班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