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三大障碍”一、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现状(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无大起色。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资引向西部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西部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仍然较少。截至2002年末,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达15586家,占全国7.5%;2002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只有20亿美元,在全国所占比重也只有3.8%。从1998年到2002年,外商对西部的直接投资不仅在数量上没有大的增长,在全国的相对比重甚至一直在下降。这同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所占地位不断上升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逐年提高呈鲜明对比。二、外商投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呈现强烈的区域中心指向性。外商对西部的投资呈现出很强的区域偏好。以2002年为例,四川、广西和陕西三个引资“大省”所吸引的外资直接投资分别占西部的27.7%、20.8%和18.0%,三省吸引的外资共占西部地区总量的三分之二,显然,这一比率远远高于三省经济规模在西部地区的相对地位。在西部地区内部,外资又高度集中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少数区域中心城市。以2001年为例,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2亿美元左右的城市(仅指市区)只有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城市。同年,成都和西安实际利用外资在各自所在省内所占比重分别高达32.1%和50.3%。重庆、成都、西安这三大西部地区“一级主中心城市”[1][1]的市区部吸引了相当于全西部三成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外资,内资在西部的空间格局也呈现相同趋势:以“西进”最活跃的浙江为例,浙江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企业,其投资额的近两成集中于四川;而在四川,全省吸纳的省外资金的四成集中于成都。(三)低出口倾向、高域内市场指向。无论是外商投资企业还是“西进”的东部企业,投资西部的第一大动机是开拓和占领西部市场。从外商的情况来看,2002年投资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13.8亿美元,在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只有0.8%,而在东部地区这一比基金项目:日本对华技术协办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地区中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03~2005)。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率高达97.5%;再则,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的出口贡献率全国平均水平为52.2%,而在西部只有11.4%。总之,投资西部的外商的出口倾向度非常低,以利用西部资源、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方式深入开拓和占领西部市场无疑是最大的动机。对东部“西进”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到西部投资的东部企业中,七成以上的企业是为开拓西部市场而进入的[2][2]。表1:域外企业(外资企业、东部企业)投资西部的行业类型分类类型吸引要素行业分布备注市场指向型西部居民食品、饮料、家电、皮革、制鞋、大型零售超市、批发业、房地产·运输成本大、不适宜运输·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需要密集的营销活动售后服务终极产品生产企业各种材料、零部件、包装为客户企业配套而来的伴生型投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大型交通运输设施项目等公共事业水泥等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重型设备、钢铁、精密仪器仪表波动较大、投资能否持续是重大的课题资源指向型旅游资源酒店、餐厅、娱乐、休闲资源指向型投资有一定的外向型,发展成为出口产业、移出产业的可能性较大矿产资源资源勘探与开采、冶金、金属加工、化工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中药、木材加工、造纸、花卉业智力指向型大专院校、研究所、科技人才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研究与开发高度集中于西安、成都两市以IBM、摩托罗拉、惠普、ABB等全球企业和联想、金蝶、用友等大企业为代表特殊资产指向型品牌、上市企业、国企改制、军转民行业无明显特征以东部沿海民企和外资为中心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实际调研与有关资料整理。(四)行业特征:市场指向、资源指向、智力指向型。目前,域外资本对西部的投资在优先度顺序上大体呈现着:市场指向﹥资源指向﹥智力指向﹥特殊资产指向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