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共关系语言概述一、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某种利益目标,向其公众有计划地传递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沟通活动。(名词)二、公共关系语言学的学科性质:1.综合性、边缘性;2.理论性、实用性;3.广泛性、开放性。(多选)三、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语言学区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单选)四、公共关系语言学科的独特功能:1.指导公关语言实践;2.完善公关基础理论;3.拓宽语言研究领域;4.促进相关学科发展。(简答)五、公共关系语言艺术是指在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中,活动主体在公共关系基本原则和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而表现出来的给人以美好感受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各种办法和技巧。(名词)六、公关语言艺术的个性特征:1.遵循原则;2.注重互动;3.突出情感;4.形式多样;5.探索求新。(多选,简答)第二章公共关系语言的语言基础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文化信息的运载和传播工具,是由语音、文字、语义和语法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名词)二、导致语言变体产生的五个方面:1.情境因素;2.地域因素;3.社会因素;4.时间因素;5.功能因素。三、汉字的特点:1.汉字呈方块形状;2.汉字具有象形性;3.汉字具有表意性。四、现代汉语词汇中的词语可分为:沿用词、新生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成语和惯用语。五、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语法内容的系统性;2.语法结构的规律性;3.结构规律的概括性;4.结构规律的稳定性。第三章公共关系语言的理论基础(重点章节)一、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主要有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二、判断具有不同的类型:1.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2.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联言判断都属于复合判断。三、推理规则有:1.直言三段论的推理规则;2.假言推理及其规则;3.选言推理及其规则;4.归纳推理及其规则。(具体内容要了解,见书P90—P92)四、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具体内容要了解,见书P93—P94)五、个体的心理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性和心理构成物共同组成的复杂现象。六、公众的心理特征由三部分构成: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多选)七、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八、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有: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九、心理定势就是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心理准备状态。十、心理定势的主要特点是:1.自发性2.内隐性3.稳定性4.能动性5.规范性6.综合性7.变化性十一、文化的构成包括:1.物质文化;2.精神文化;3.行为文化。十二、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语言是文化行为的工具;2.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3.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4.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第四章公共关系语言的基本形式一、有声语言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6.相互比较的基础性。二、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名词)三、公关书面语言的修辞特点:1.坚持“立诚”原则;2.使用语词朴素贴切;3.使用语句自然妥当;4.结构安排清晰严谨。四、契约语言的特点:1.准确严谨;2.简洁精练;3.严密详细。五、体态语言的特征:1.综合性与交叉性;2.真切性与直观性;3.多样性与丰富性;4.先天性与经验性;5.民族性与文化性;6.含蓄性与模糊性。六、体态语言的功能:(简答)1.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2.使表达的含义更加明确;3.使表达的情感更加真挚;4.能昭示或掩饰内心情绪;5.能迅速地传递反馈信息;6.有效地体现气质和风度。七、标识语言的类型:1.标志语言;2.标点符号。八、标志语言的构成方法主要有四种:1.具象表述法2.象征会意法3.抽象表征法4.文字标识法第五章公共关系语言的应用原则一、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区分为:公共关系的总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公共关系的具体活动原则、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