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4页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井上下位置煤层名称4#工作面名称地面标高工作面标高4101高档普采工作面852~956m580~650m地面位置本工作面位于王家焉村以西沟谷中井下位置位于井田中西部,南为实体煤田;北为4102准备工作面;西隔30m保安煤柱为柳林煤矿;东接本矿三条下山(皮带下山、轨道下山、专用回风下山巷)。回采对地面影响工作面对应地面均为沟坡地、坝地,无村庄、河流、建筑物。回采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经复耕后可以耕种,影响不大。第二节煤层(见表)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度开采煤层硬度煤种稳定程度2.13~10°4#f=2~3JM稳定煤层情况描述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该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节理层理发育,不含夹矸,煤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西,倾角3~10°,属稳定可采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见表)煤层顶底板类别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顶板伪顶砂质泥岩30~50cm成碎状结构随采煤自行跨落直接顶砂岩80~150cm比较发育,一般不会自行跨落基本顶砂岩5~8m比较坚硬极难跨落底板砂质泥岩比较松软4#煤层倾向北西,倾角3~10°,工作面内无断层、岩浆岩侵入,层理发育,岩石普氏系数f=2,顶板属易垮落型。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无陷落柱、岩浆岩等地质构造,在掘进一、二顺槽和工作面开切眼时遇到小断层,其方向大致走向东西,分布在一、二顺槽之间的煤柱中间,回采工作面内无断层。因该工作面以南紧靠F2大断层,并在一、二顺之间发现一条小断第2页共54页第1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4页层,所以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可能有瓦斯涌出现象,另外太原组灰岩溶水通过导水断层会涌入巷道,为矿井生产的一大隐患。综合结论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带班长及安全员必须严密观察工作面瓦斯、顶板以及采空区涌水情况,发现有出水预兆或瓦斯较大时立即撤出人员,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组织生产。第五节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概况本井田为低山黄土丘陵区,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上更新统所覆盖。二叠系地层局部可见露头。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沟谷发育,较大沟谷雨季才有洪水排泄。地层水沿沟谷由东向西穿越区域中部,流入黄河。2、本工作面范围内主要含水层①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②石碳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涌水量0.409L/S.m,渗透系数2.111m/d,属中等富水性。③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④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⑤上第三系、第四系孔隙含水层。3、井田内主要隔水层本溪组底部为一套以泥岩和铁铝岩黏土岩为主的地层,夹有砂岩和石灰岩,该层分布普遍,厚度稳定,是太原组与下伏奥陶系灰岩之间的重要隔水层,隔水性好。本溪组之上煤系地层中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及砂质泥岩也是良好的隔水层。4、工作面涌水情况本矿现开采4#煤层,工作面水主要来自断层裂隙带、采空区、回采后岩溶裂隙水等,回采面涌水量为60~69.6m3/d,在四顺槽设立临时水窝设置潜水泵排水,涌水对回采影响不大。4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其上部水源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3页共54页第2页共5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4页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差,不会有较大涌水。估计最大涌水量为2.9m3/h,正常涌水量为2.5m3/h。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见表)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11.6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51.01m3/t。二氧化炭绝对涌出量0.97m3/min;相对涌出量4.23m3/t。煤尘爆炸指数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下限浓度为20g/m3煤的自燃倾向属Ⅲ级不易自燃煤尘地温危害正常(2.14℃/100m)冲击地压危害正常二、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与开采经验区内无冲击地压危害。三、地质部门的建议本工作面无断层、褶曲等特殊地质构造。回采时要注意观察工作面顶板淋头水与底板渗水,同时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工作面储量地质储量:100×820×2.1×1.35=23.2万吨可采储量:100×6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