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情况半年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省市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措施,以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突破难点、狠抓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健康发展。截止6月底,我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4.91‰以内,统计准确率为97.6%,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5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9:100,党的建设、招商引资、三富爱民、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情况1、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运用综合措施,标本兼治。一是从严执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二孩生育,积极应对第四次生育高峰,确保生育人数相对稳定。二是继续在全县深入开展“基本国策在河南宣教活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强化国策宣传,鼓励少生优生。三是扎实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把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作为春季人口计生工作的突破口,作为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的有效载体紧抓不放。全县上下大员上前,精心部署,以强化育龄妇女管理为核心,以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需求为目标,以落实四项手术为重点,以查假治假为关键,采取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抓督查,定期巡回乡村;抓治假,采取实名上报;抓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四抓”措施,保证了活动质量。四是严格兑现奖惩,敲响人口警钟。6月1日我县召开了2008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奖惩大会,重奖国优创建功臣,对29个先进单位、100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县政府对县人口计生委给予通令嘉奖,记三等功一次,并奖励现金10万元;严惩落后单位。通过目标奖惩,强化了各级各单位的国策意识,增强了各级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2、利益导向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细化了各职能部门的优惠政策,砸实了部门职责。二是由县政府牵头,计生、教育两家对今年参加中招考试的826第1页共5页名独生子女、计内双女户落实了加10分的优惠措施。三是严格资格审查,坚持“三审核、三公示”,确认09年奖扶对象1146人,特扶对象39人,奖扶标准提高到840元后,09年县级配套资金11万元,已纳入财政预算。四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已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五是对今年新增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办理了每人每年100元的养老保险。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建立“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体制为目标,不断拓宽流动人口服务领域。一是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带邮资的信封四套,以便于按时寄回合格有效的避孕节育报告单;二是与劳动部门结合,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并提供劳务信息;三是在郑州、深圳、北京三个流动人口集中地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经常性开展协会服务和救助;四是组织系统人员对外出务工留守家庭进行对口帮扶,解决三夏农忙期间留守家庭劳动力短缺问题;五是整合计生、教育、社会资源,在湍东镇建立一所寄宿式留守儿童教育示范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知识教育、亲情教育等;六是强化流动人口科学管理。落实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六个一”管理制度,做好婚育证明和节育报告单的催办催要工作;落实属地管理,按属地原则,将流入人口纳入所在乡镇和社区统一管理,并给每位流入人口发放《致外来人口一封信》,切实做到流入人口与户籍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七是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共与15个外地县市区签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及双向管理协议书》,建立信息通报、联合办案制度,成功解决16起流动人口案件。4、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大清查力度。从元月8日开始,计生、药监部门联合对全县119家医药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查处非法出售终止妊娠药物一案。二是加大对持生育证对象的孕情跟踪服务力度,坚持一月一访视,在访视中为对象建立档案,及时掌握孕情变动。三是严格规范b超管理。2月份组织人员对全县的b超进行重新登记,统一编号,加强对b超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有效杜绝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现象发生。四是加大对持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