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1引言高层建筑高度的定义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从高度和层数上来说,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世界各国规范和规定都不太一致。按照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将层数超过(含等于)10层,或者高度大于等于28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而往往把其中高度在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又叫做超高层建筑。现代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质高强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计算机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等,又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1.1高层建筑的历史概况在世界范围,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发展大约只有120年的历史。1883年在美国芝加哥建成的11层的家庭保险大楼(HomeInsuranceBuilding)是近代高层建筑的开端,随后在芝加哥和纽约开始了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的建设活动。到1931年在纽约建造了著名的帝国大厦(ImpireStateBuilding),共102层,381m高,这个高度使它享有“世界最高建筑”的美誉长达40年之久。20世纪50年代之后,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抗风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使用以及新的施工机械的涌现,使得高层建筑得到了大规模地迅速发展。1972年,纽约建造了110层,高410米的世界贸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TwinTowers);紧接着一年之后,在芝加哥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西尔斯大厦(SearsTower),高度达到443米,这充分标志着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后,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1996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建成的石油双子大厦,88层,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度达到了450m。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基本上是从解放后开始的,五六十年代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建成了一些一二十层的高层建筑,但数量很少。1968年建成的广州宾馆,27层,高度88m,是60年代我国建成的最高建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高层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用于住宅,旅馆和办公楼等建筑。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约市政工程费用,节省拆迁费用等优点,因此在大城市中,高层住宅和底层带商店的住宅建筑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水平也不断地飞跃发展,并迅速接近国际水平。从下面列举的几个我国内地在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种发展变化。1976年在广州建成的白云宾馆,33层,高度114m,是70年代我国最高建筑。1985年,深圳建成了50层,高度159m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在9年之后第一次在高度上超过了白云宾馆。1990年,北京的京广中心大厦建成,57层,高度208m,是国内第一座高度突破200m的建筑。1996年,全国最高建筑让位给深圳的地王大厦,81层,高度达到325m。但仅隔两年,到1998年,上海的金茂大厦落成,88层,高度421m,成为目前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建筑。1.2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向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高层建筑结构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各种结构类型,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而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前进。通过对现有高层建筑进行类比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些总的趋向,下面是对目前100幢世界最高建筑的分析比较得出的一些结论:1.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快速增加。2.200m~3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3.超高层建筑的建筑功能和用途在不断拓宽。4.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呈现多样化趋势。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现有的高度记录相信很快就会成为历史。近期同济大学刚刚完成了设计高度为491m,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振动台实验,实验结果将用于修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