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标导航1.通过学习本课,应认识和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概况,了解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知道《辛丑条约》的基本内容。2.比较近代三大屈辱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3.通过了解义和团反帝斗争,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义和团运动由反清斗争转变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原因是()A.列强瓜分中国,中外民族矛盾激化B.清政府放弃镇压义和团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2.率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A.瓦德西B.西摩尔C.克林德D.华尔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在发动目的方面的不同是()A.打开中国大门,进行掠夺B.在中国开设工厂C.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D.要打败中国,瓜分中国4.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与清军共同与八国联军作战的地点有()①廊坊②大沽③杨村④北京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A.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并以海关税收作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歌谣材料二:“中国群众……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领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1)材料一巾义和团最早兴起的地区在哪里?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瓦德西对中国侵略存在的顾虑是什么?是什么事件令瓦德西产生了这种顾虑?由瓦德西的顾虑说明该事件起的作用是什么?活动探究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每一条款给中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视野拓展义和团简介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发源于山东,同白莲教、八卦教有源流关系,以设拳场、练拳术等方式组织,参加者大多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群众。1898年10月,在赵三多等人的领导下,梅花拳(民间秘密武术团体)聚集三千多人在山东冠县梨园屯攻打教堂,远近震动,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逃亡途中的慈禧太后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答案: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A2.B3.C4.C5.A6.D7.B二、非选择题8.(1)山东和直隶等地。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反抗。帮助清政府反帝。(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令侵略者畏惧。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