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科中的图片很多,如果我们在讲课时能合理运用、充分发掘,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左史右图,充分说明了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文字叙述说理,图片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合理运用历史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极大地提高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地图具有直观和立体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克服历史学习中的时空转换的困难。学会绘制和利用地图,是历史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有助于学生领悟“史地不分家”的道理,及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转移,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和读图、绘图的技能,活动目标1、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2、通过所绘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3、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指导学生熟悉“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2、介绍绘制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投影放大法、方格放大法、缩放放大法、摹映放大法。讲明使用历史地图应注意的问题。3、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4、设计“学生活动评价表”,课前发放给学生学生准备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4、准备二张较大的纸和三四支颜色不同的笔,绘制地图。活动过程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局势图”、“秦朝疆域图”、“金、南宁对峙形势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地图。学生通过观看历史地图,讨论:1、地图在历史学习中有哪些作用?有助于了解战争双方及其战争行进路线,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形势;能清楚地看到重要战场和重大战役的发生地点;能使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能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记忆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2、结合地理课堂学习的知识,说说历史地图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要素?与一般的地图相比有何不同?(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图例、注记、比例尺、正方向等,历史地图由于对地图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大多被省略,历史地图上有古今地名不同的现象……3、你知道常用的历史地图有哪几种?政区图、疆域图、战争形势图、经济分布图等。活动一:画地图1、在白纸上,仿照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画一幅简易历史地图。2、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笔用“箭头”指示法在自己画好的地图上标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的大致侵略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3、同样用四种不同颜色笔标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地点和开放的通商口岸及侵略者所占地点。4、教师黑板上画出“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轮廓5、讨论并回答:⑴你是用什么方法绘制这幅历史地图的?你认为绘制和运用历史地图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临摹、描摹、方格放大……;除了上述绘图方法外,还有投影放大法、缩放仪放大法、摹映法等传统方法,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利用扫描仪、数码拍照、电脑制作打印等方法。⑵根据所绘地图,说说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致趋势。这一趋势说明了什么?(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由东南沿海到北方沿海,由沿海再深入到中国内地,最后到达清政府的心脏北京。说明近代中国是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在轮廓上有何主要区别?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了解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