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复习目标[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理解]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复习时数:一课时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重点:发展我国的重工业3、结果: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1954年。2、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意义: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三、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赎买等方式实现公私合营。3、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次重大失误。1、“大跃进”: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五、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1、铁人王进喜2、“两弹元勋”邓稼先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六、“文化大革命”1、开始:(1)1965年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2)1966年“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全国大动乱:(1)“一月革命”:1967年1月,王洪文等夺取了上海市党政大权。(2)“二月逆流”: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和群众抵制“文革”的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3)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4)地方各级党委靠站边,被“革命委员会”取代3、经济:(1)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损失巨大。(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实行全面整顿,经济再度回升。4、结束:(1)1976年清明节,“四五运动”。(2)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5、危害:(1)民主被破坏:集体领导原则被破坏,形成了极端的个人崇拜。(2)法制遭践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公、检、法机关遭冲击,无政府主义泛滥。(3)经济损失严重:国民经济严重破坏,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