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毛遂自荐》导学案一、导入新课:人们常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那么毛遂究竟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敢于冒着被人扣上“穷出风头”的恶名,自己推荐自己呢?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去结识一下这位具有超群的胆识和才能的毛遂先生吧。二、介绍作者司马迁和《史记》及有关的的背景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后来又向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公昂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约53万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留下的菱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等。三、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意。1、字音:殽山()歃血()叱咤()2、词意:合从:从,通偕:文歃血:华屋:定从:士不外索:士,自赞:备员:备,其末立见:末,无所有:蚤:通颖脱而出:颖,非特:毛遂比至楚:比,按剑历阶而上:客何为者也:楚王叱曰:叱,胡不下:胡,吾乃与而君言:乃,而,通霸王之资:资:小竖子:一战而举鄢郢:举,而王弗稳中有知恶焉:恶,唯唯:谨奉社稷而以从:社稷,毛遂奉铜盘:奉,录录:通因人成事:因,相士:五、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六、讨论问题目:1、毛遂最初为什么没有得到平原君的赏识?2、毛遂和《马说》中的千里马有什么不同之处?3、毛遂是怎样获得出使楚国的机会的?4、请你概括毛遂能够说服楚王的原因。7、文章以平原君对毛遂的报答和尊敬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8、毛遂为什么能勇于自荐?二、默写课文一段,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