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从大江南北到黄河两岸,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板书课题)学习新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国民党军队和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仇敌忾,痛击日军,展开全民族抗战。我们先来了解国民党军队在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英勇抗战的壮烈场面。一、血战台儿庄(电脑出现“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指出:在徐州东北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台儿庄,在1938年3月,这里却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电脑打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发生台儿庄战役?(2)台儿庄战役的经过如何?(3)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老师作进一步的解释)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南京失陷后,日本侵略者为把华北和华东两大战场连接起来,就要打通南北向的津浦铁路和东西向的陇海路,而徐州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通连豫鲁苏皖四省,津浦、陇海在此交汇,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很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徐州成为日军南北对进、合围攻击的主要目标。国民政府认识到徐州会战事关重大,令李宗仁负责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附近阻击,以破坏攻打徐州北路的日军和南路日军汇合的企图,因此,小小的台儿庄便成了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徐州会战分为津浦路沿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徐州外围战与突围战,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第二阶段。台儿庄战役的经过分为三个阶段:先与敌人短兵相接,拖住敌军的步伐,赢得布防时间,再与攻入庄内的敌人反复巷战,损耗其实力,最后中国军队集合各处援兵,以优势兵力围歼敌军1万多人,日军第10师团向峄县、枣庄方向逃窜。台儿庄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台儿庄战役的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几组画面。师生共同感受爱国将士们誓杀日寇的报国之志,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浴血奋战的战斗场面,体会我国军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精神)台儿庄战役作为会战的一个局部,取得了胜利,延缓了日军推进的步伐。血战台儿庄说的是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的壮烈史实,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百团大战,这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予敌以重创,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重要战役,它同样壮烈!二、百团大战(电脑打出以下问题)1.百团大战的由来。2.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3.百团大战的目的、目标分别是什么?4.百团大战的作战区域在哪里?经过怎样?战果如何?5.百团大战有何特点?6.百团大战有何意义?(经过学生的讨论后,老师作进一步说明)由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背景:1938―1940年,日军调集重兵,分割围困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根据地的条件极端艰苦。为了粉碎日军的围攻,更为了让全国人民看到抗日胜利的曙光,八路军决定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目标:以破击正太路为中心的日军的交通线,攻击日伪军据点。经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到9月10日,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作战目标;第二阶段从9月10日到10月6日,继续摧毁敌人交通线,重点是拔除敌人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第三阶段从10月6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各部转入“反扫荡”作战。战绩: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特点:规模大、战线长、历时久,以破袭战为主,战果辉煌。影响:(1)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2)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性质: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武器落后,装备低劣,竟可以在2000千米长的战线上予敌以重创,它用辉煌的战绩打击了国内妥协投降的倾向,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