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孔孟论学习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诵读课文,在理解课文。(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2)、阅读课文,能够课文意思。3、达标练习(1)、读准字音论语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悱不发举一隅奕之为数辟若掘井流杵也chǔ(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④一日暴之,十日寒之⑤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⑥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1)、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第三则)。(3)、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4)、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5)、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6)、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7)、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8)、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9)、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10)、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2、问题展示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4、拓展交流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_______”通“_______”,意思:_______(2)、有为者辟若掘井_______”通“_______”,意思:_______(3)、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_______”通“_______”,意思:_______(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通“_______”,意思:_______(5)、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_______”通“_______”,意思:_______参考答案达标练习3、(1)、lúnyuèwǎnɡdàifěiyúyìpìchǔ(2)、①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②知,知道;知,同“智”,聪明。③愤,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悱,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④暴,通“曝”,晒。⑤原,同“源”,水源。⑥辟,同“譬”,譬如;轫,同“仞”;及,到达。(3)、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问题展示D拓展交流(1)“暴”通“曝”,意思:晒(2)“辟”通“譬”,意思:比如(3)“奕”通“弈”,意思:围棋(4)“知”通“智”,意思:聪明(5)“原”通“源”,意思: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