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力与运动(十一)力与运动A一、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法,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解物体的惯性,并能在具体实例中加以应用。二、知识结构及规律方法小结(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该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2)该定律包括两种情况: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仍将,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科学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公认正确。(4)该定律指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然可以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没有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理想状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另一种是指物体所受各力的总效果为零。(二)惯性1、定义: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2、性质:物体在时候都有惯性。3、影响因素: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只与物体大小有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的存在条件,惯性定律是表述物体在时的运动规律,其存在是条件。三、基础练评1、(2016邵阳)为了安全,现在的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保护车内的人不会由于________撞到车身而受损。2、(2016福州)第一个通过理想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帕斯卡3、(2016厦门)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惯性()A.先不变后变大B.保持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逐渐变大4、(2016菏泽)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静止B.匀速行驶C.突然刹车D.突然开动5、(2013,成都)地面上停了一辆汽车,下例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没有惯性B、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C、汽车只有在刹车的瞬间才具有惯性D、汽车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6、(2016临沂)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7、(2016阜新)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的;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摩擦。四、重(难)点分析例1(2015,衡阳)小明利用图2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2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2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2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一种即可)。图2图3例2(2015,邰阳)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3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3乙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五、中考演练1、(2015,宜宾)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