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程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3.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4.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5.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能力目标1.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D?D台湾问题。〖整体感知〗一、新中国初期外交环境的恶化1.美国的孤立、封锁、遏制。2.中苏关系的恶化。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两步1.重返联合国。(1)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影响力。(2)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中美建交。(1)原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的作用。中国方面:打破苏联的威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2)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教具准备〗纪实影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美国孤立新中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台湾厅”“于右任的思乡之情”。1.图片:联合国徽章、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尼克松。2.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一、重返联合国2.中国重返联合国。(播放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实片段)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之后,理应由新中国的代表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席位,但是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阻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致使台湾当局得以非法窃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达20多年。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美国处于守势。由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至1971年,已有65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而与台湾当局维持“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55个。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赞成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逐年增多。1971年,毛泽东点将乔冠华为团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时,机场上有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员和联合国的官员前来迎接。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前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二、中美建交1.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1)新中国成立以前美国的态度:支持蒋介石打内战。\(2)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的态度:孤立中国。(播放抗美援朝片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对华政策,企图将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里。50年代,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发动了朝鲜战争,不久又发动越南战争,从东北和南部威胁中国安全,中美两国直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2.中美关系的缓和。(1)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从美国方面来看:第一,由于新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等国家的关系,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致使美国一贯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第二,70年代以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美国想通过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筹码。从中国方面来看:第一,可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60年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控制和操纵中国,遭到拒绝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