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涌现出的英模人物事迹。教材讲述了1956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约1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建设走了一条艰辛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本课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三、学习目标:1、识记八大的内容及十年建设的成就。2、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3、会说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及贡献。4、会分析出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其教训。5、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四、知识重难点:知识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知识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重难点突破方法:补充图文、声像等材料,利用形象直观的方式,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突破。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三月正是学习雷锋活动月,谁能说一说雷锋叔叔的事迹,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学生倾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由学生讲述雷锋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雷锋事迹出现的社会背景,导入新课。设计说明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教师:展示目标让学生进行朗读,明确学习目标和知识重难点,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失。教师:展示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把握相关知识点。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制定的主要任务?2、1958年党中央提出的总路线是什么?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期间,出现的失误是什么?原因?4、“左”的错误主要标志是什么?5、面对失误,党和政府如何应对?教师:展示自学检测,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题目来检查自学成果。教师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调整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三)教师引领,合作探究: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展示有关中共八大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把握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合自学指导,快速阅读本课,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把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幕词》(1)中共“八大”于何时召开?(2)八大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2、探索中的失误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27第二自然段,然后完成教师提供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有关材料分析题,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毛泽东1957年11月8日在64个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提出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2)总路线的提出和以上讲话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什么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