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识源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金识源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7
金识源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7
金识源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7
《杜甫诗三首》【温馨寄语】:学诗、读史、品人生【学习目标】: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重点)2、体会诗情,背诵诗篇。(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点拨【自主学习】一、预习点兵。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时间完成:(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背诵诗歌。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4、给加粗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5、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小组合作】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kb1.com3、阅读赏析《望岳》与《春望》。(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班级展示】【质疑探究】【自悟自得】(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测评反馈】1、补写诗句。(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课后反思】《杜甫诗三首》【温馨寄语】:学诗、读史、品人生【学习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点拨【自主学习】赏析“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小组合作】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2、《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石壕吏》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阅读赏析《石壕吏》(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班级展示】【质疑探究】【自悟自得】(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测评反馈】(一)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识源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